进入新经营领域的战略
企业的经营是否扩展到其他新的领域,取决于对行业及其竞争状况的分析研究。它包括对行业发展的阶段和集中的程度、行业中竞争对手的战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行业中五种基本竞争势力 (供方、买方、替代品生产者、潜在进入者和行业内竞争对手) 的状况的分析,这些因素制约着企业进入新经营领域后的获利能力和获利水平。
企业进入新经营领域的战略有三种形式:
(1) 通过企业内部发展的进入。这种形式要求企业首先必须正视的是结构上的进入障碍和行业内部企业可能产生的报复性行为,在进行战略决策时要客观地分析进入新领域的成本和效益的相对关系。第一,进入新经营领域需要的投资费用。包括建立新的经营实体所需的费用、克服进入障碍的费用以及由于新进入可能提高的经营成本等。第二,新的进入可能引起大批生产能力的过剩,从而增加经营的不确定性。第三,行业内部企业对新进入者施行报复行为而可能产生的预期费用。如常见的反应是降低价格。企业选择内部进入的方式,只有在具备以下类型之一时才值得考虑。
❶处于不均衡状态的行业。主要是新兴的行业,正在逐步提高进入障碍或信息不灵的领域,它们有利于企业实现较高的预期利润;
❷能预期的可能来自行业内部企业缓慢而又无效的报复行为;
❸企业具有比其他企业更低的进入成本,能从进入中获取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
❹企业具有影响行业结构的独特能力;
❺企业的内部进入有利于企业现有经营领域,即使新进入只能获取平均收益,企业的总体效益也能因此提高。企业内部发展的进入有许多方法,诸如降低产品和经营成本、产品创新和多样化、营销创新和新的细分市场的开拓以及利用现有经营派生的营销关系等。
(2) 企业兼并。当卖主报价不高并且足以抵消成本使企业能获取平均水平以上的收益,或者当企业具有对兼并单位独特的经营能力并拥有优越的信息,或者兼并对买主现有的经营领域极为有利,企业的兼并将会有利可图。一般来说,兼并的价格是企业拍卖市场形成的,有效的拍卖市场能通过价格的起伏消除任何高于平均收益的利润; 在拍卖市场不健全时,企业兼并可能藉此获取较高的预期利润; 在收益抵消后,拍卖报价仍继续升高,则说明兼并者藉此能获得其它方面的经营收益。
(3) 企业合营。经营活动紧密关联或互补型的企业以及跨国的经营扩张,均可能导致合营,从而使企业进入新的经营领域。这种形式的进入既能降低进入的成本,又能减少进入的风险程度。它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许可证合同。它能使企业克服进入障碍和降低进入成本。第二,生产合同。它使企业进入新经营领域的风险程度大大降低。第三,共同投资,实行联营共管。它既可对现有经营投资,也可对新项目投资,是分担风险,降低风险程度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