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冼星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冼星海 【生卒】:1905—1945 【介绍】: 广东番禺人,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生于澳门。7岁,赴南洋读私塾。11岁,入英文小学。12岁,转入华侨高等小学,继升入养正中学。1918年,随母回广州,入私立岭南大学附中,后升入岭南大学预科、文科。1924年结业后,任私立岭南大学乐队教授,兼广州培正中学音乐教员,并兼工人夜校、私立岭南大学附小音乐教员。1925年,兼岭南附设华侨学校庶务主任。1926年,入国立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专修乐理及小提琴,并兼北大图书馆助理员。1927年秋,入上海国立音乐院。1928年,在上海参加南国社。1929年夏,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同年,赴法国留学,随奥别多菲尔习小提琴,又从加隆学和声学、对位法、赋格曲,刁客、丹地学作曲,拉卑学指挥。其后就读于国民乐派音乐专科学校及法国国立巴黎音乐院,入巴黎音乐院高等作曲班,兼学指挥,从多萨姆学音学理论。又在巴黎加入国际工会。1935年春,毕业于巴黎音乐院;同年夏返国,在上海加入歌曲作者协会。后任职于英商百代唱片公司,担任配音工作,旋辞职。1936年,任新华电影公司音乐主任,新华拍摄《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时,任音乐指导兼负责插曲、配乐。“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又与洪深等组织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同年冬,至武汉,任武汉文化建设委员会委员。1938年2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第三科属下音乐科主任;同年11月,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员兼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産党。1940年1月,出席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5月,赴苏联考察。1942年,移居蒙古。1944年,再度赴苏。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年40岁。著有《抗战歌曲集》、《工农救国歌曲集》、《冼星海歌曲选》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