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近代科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近代科技

005 近代科技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由于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明朝末年就开始落后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更加落后。如关于电的知识,仅仅是刚刚有所接触,应用电器技术的规模和范围十分狭小,其他科学技术领域也均刚刚起步。我国的科学水平几乎比西方落后了整整一个科学发展阶段。清政府一度顽固抵制甚至摧残新技术。1865年英商在北京修筑一条一公里左右的小铁路,试跑小火车,清政府以“观者骇惊”为理由强令限期拆除;1876年英商在上海至吴淞间修筑了一条约15公里长的铁路,清政府竟用28万两银子买下拆除。由于中国外交、军事屡屡失败,刺激统治阶级内部一些人士羡慕西方“船坚炮利”,掀起一场“洋务运动”,企图以夷之长技以制夷。尽管洋务运动是以借用西方先进技术挽救封建制度的覆灭为目的,但毕竟重新打开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大门。在洋务运动中,中国的手工业开始向机器生产过渡,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以及煤、铁矿场,创办了第一个轮船公司,铺设了第一条铁路,架起了第一条电线,并因此造就和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1872年,开始派“幼童赴美留学预备班”,每年30人,四年后因遭顽固派激烈反对而停止。后来的康梁变法维新及义和团运动等都以失败告终,但也迫使清政府推行了一些新政。如1895年创办了天津北洋西学堂,1903年更名为北洋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即现在天津大学的前身),设有采矿、冶金、土木工程、机械等专业,聘请美国教授,使用美国教材。1902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正式确认创办新式学校。1905年废除科举,颁布《奖励公司章程》等鼓励民族工业的办法,这些都促使中国重新出现学习西方科技的高潮。例如科技书籍的翻译,从洋务派开始,就不得不翻译一些“西书”,以学习必要的生产技术知识。从1853年到1911年,共翻译出版西方科技著作468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力主“开民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但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军阀混战,帝国主义进一步瓜分中国,科学技术仍然难以发展。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中国的民族工业才得到了发展的机会,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这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多都已逐渐溶合到世界科学发展的总潮流之中。数学(除珠算外)、天文学已不再有中国古代的传统特征。技术部门如建筑、纺织等,还保留一些传统的特色。中医中药学一时无法纳入西医的理论体系,不断受到非难甚至否定,但仍以它的卓著成效保持着生命力。中国也出现了一些自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在既无国家支持奖掖,又缺乏必要的设备条件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凭着希望祖国复兴强大的赤子之心,顽强刻苦地探索追求,在以数学为首的许多学科中,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数学家李善兰(1810—1882) 在1867年出版了 《则古昔斋算学》13种24卷,在《垛积类比》中提出的高阶等差级数恒等式,被国际数学界称为 “李善兰恒等式”。航空工程师冯如(1883—1912)在美国人发明飞机后不久,就设计制造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861—1919)。在“幼童赴美留学预备班”的120人中,学成归国的只有二人,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1892年清政府修建关东铁路(即今京沈铁路唐沽至沈阳段),请英人金达任总工程师,詹天佑仅为分段工程师。在修建滦河大桥时,英、日、德籍工程师陆续失败,詹天佑用沉箱法获得成功。后来他又主持修成了难度甚大的京张铁路,使西方工程界大为震惊。

☚ 古代应用技术   现当代科技 ☛
000078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