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近代田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近代田赋land tax in modern China

按土地面积和肥沃程度征课的一种土地税,是古代按亩(或按户)征赋制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延续。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租佃关系为基础,是封建地租的再分配,农民剩余劳动的转化形态。
田赋的名目和内容,近代时期前后略有不同。辛亥革命前,田赋单指地丁钱粮(地赋和摊入地亩的人丁税)和“耗羡”(地丁附加)。辛亥革命后,漕粮、芦课、官租也统称田赋。
近代田赋的额定和征收仍沿前制,将水田、旱地各分为三等九则定科,每亩课银数厘至二三钱不等。田赋以银两定额,但通常以铜钱折价征收。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白银外流引起银价上涨,导致田赋征银折价上升,农民负担不断加重。地丁是货币税,漕粮原为实物税,专供京师和军队食用。道光年间后,由于运河淤塞等原因,部分改征折价。1901年,清廷下令停止漕运。辛亥革命后,漕粮全改折价,田赋全部变为货币税。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统治区货币严重贬值,国民党政府将田赋按抗战前粮价改征实物,货币税倒退为实物税。
田赋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鸦片战争前后,全国地丁额3 200万~3 300万余两,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3~3/4。19世纪末叶,因关税、厘金、盐税增加,田赋比重降至1/3左右。民国初年约占15~20%。田赋在封建政权内部的分割办法几经变更。在清代,田赋由中央统收统付。1913年,北京政府变革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开,田赋正税归中央,附税划归地方。不久,又改将附税解归中央。1927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国地收支标准案”,田赋全部划归地方。1931年又制定“办理预算收支标准案”,规定除省征收田赋外,县亦得征课田赋附加。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各地军阀割据,内战频繁,而且各级官僚机构重叠臃肿,军费、政费愈益庞杂。田赋附加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并纷纷实行田赋预征。有的地区,二三十年代已开始征收五六十年代的田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推行“田赋征实”的同时,又实行粮食“征购”、“征借”,加强田赋搜刮。加上吏治腐败,贪官污吏浮收中饱,农民的田赋负担空前沉重。
田赋是农民剩余劳动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再分配。地主凭借手中权势,一方面隐瞒田亩,谎报灾荒,逃避田赋缴纳;另一方面以“粮(田赋)从租出,租由佃完”为由,通过加强地租榨取,将田赋负担转嫁给佃农。残酷的田赋搜刮,严重摧残了农业生产力,加速了广大自耕农和佃农的贫困破产,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