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腹痛
常见的运动性疾病之一,常发生在长跑、竞走、自行车等运动中。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❶呼吸肌痉挛。在运动中,不少人只注意增加呼吸频率而忽视呼吸深度,当呼吸肌的收缩频率过快,紧张性过高,便会引起痉挛。当膈肌痉挛时,即反射性引起上腹或左右上腹部疼痛。
❷重力和颠簸。在胃内装满食物的情况下从事剧烈运动,由于食物受重力和运动的颠簸作用,会牵拉肠系膜而引起腹痛。
❸肝脾瘀血。有人认为,在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从事剧烈运动,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使肝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肝脾瘀血肿胀,从而,产生牵扯性疼痛或胀痛。
❹慢性疾病。溃疡病、慢性肝炎或慢性阑尾炎患者在从事剧烈运动时,由于病变部位受到牵拉、震动等刺激,即可引起腹痛感觉。在运动中,如果出现腹痛现象可适当减慢跑速,增加呼吸深度或用手按压疼痛部位,这样一般可使疼痛缓解或消失。如果疼痛不缓解甚至加重,则应停止运动,必要时可请医生诊治。
运动中腹痛Yundongzhong futong
常见的运动性疾病之一,多见于长跑、竞走及自行车运动中。由于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不同,所以症状及处理方法也有差异,现将其分述如下:
胃痉挛 是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之一,多见于饭后过早地参加剧烈运动。因为在胃内装满食物的情况下从事剧烈运动必然引起胃的震动和颠簸。这种震动和颠簸不仅本身可以引起腹痛,而且还可引起胃痉挛,从而产生剧烈的疼痛。同样,运动前大量饮水或吃产气多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薯类、牛肉等,也容易引起胃痉挛。胃痉挛引起的腹痛大多为钝痛,严重者则出现绞痛。痉痛时间一般在运动开始不久,其部位多在脐部周围。遇到胃痉挛患者可用热水袋做局部热敷,也可采用按摩或针刺内关、中脘等穴;如果症状仍不缓解可用皮下注射阿托品治疗。为了防止胃痉挛的发生,饭后1—2小时不应从事剧烈运动,运动前或运动中不要大量饮水。
腹直肌痉挛 从事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机体水盐代谢失调,因而引起腹直肌痉挛,这是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之一。腹直肌痉挛所引起的运动中腹痛多发生在运动后期,疼痛部位也在脐部周围,但比较表浅。对这种患者应让其饮适量的淡盐水以纠正水盐代谢失调,同时还可进行局部按摩或做背伸活动以拉长腹直肌。
肝脾瘀血 这种腹痛一般是由于心血管系统缺乏锻炼所引起的。从事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由于心脏功能较差,心搏力量较弱,影响静脉血回心,致使肝脾瘀血肿大,从而引起腹痛。肝脾瘀血所引起的腹痛多为钝痛,有时伴有头晕、恶心;多发生在左右季肋部。遇到这种患者应减小运动强度,多做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回心即可使症状缓解;如果仍无效果则应停止运动,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预防运动中出现肝脾瘀血的措施是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更重要的还是经常从事体育锻炼,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腹腔慢性疾病 胃溃疡、慢性肝炎或慢性阑尾炎患者在从事剧烈运动时,由于病变部位受牵拉和震动的刺激也可产生腹痛。其疼痛部位一般与病变部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