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迈克耳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迈克耳孙 迈克耳孙1852.12.19~1931.5.9MaikeersunAlbert Abraham Michelson美国物理学家。生于普鲁士斯特雷诺(今波兰斯特尔诺)。两岁时全家移居美国。17岁进入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1875~1879年在海军学院当讲师。1878年开始他一生热爱的工作—光速的准确测定。1883年任俄亥俄州的凯斯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并专注改进他的干涉仪精度。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人,以测定光速和研究地球相对于其周围空间运动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而闻名。按照经典物理学理论,光乃至一切电磁波必须借助绝对静止的以太来传播。地球的公转产生相对以太的运动,因而在地球运动的平行方向与垂直方向,光通过同一距离的时间间隔应当不同。但这一差异很小。当时地球上所有测光速的方法都没有这么高的精度来检测它。迈克耳孙设计了有名的迈克耳孙干涉仪,用来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1881年的测定结果是否定的。1884年W.汤姆孙和瑞利访美,鼓励迈克耳孙提高精度重做这个实验,于是他同精通物理和数学的化学家E. W.莫雷合作,改进装置,实验精度达2.5×10-10。1887年发表了后来称为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没有发现干涉条纹任何移动,没有发现地球相对以太的运动。这也许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否定性实验。要解释这一实验,物理学必须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终于在1905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得以形成。1893年迈克耳孙首倡用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基准,提出用镉红线(643. 84696纳米)为标准波长。1907年,由于他的光谱和气象学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金。1923~1927年他曾任美国科学院院长,1920年成功地测出参宿四(猎户座α星)的直径为3.84×1011米,这是首次准确测定恒星大小。1923年他用旋转镜法测得光速为299798千米/秒。 ☚ 贝可勒尔 洛伦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