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过门不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过门不入guòmén-bùrù

见“三过其门而不入”。

过门不入

指禹、稷等治水过家门口而不进之事。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晋书·皇甫谧传》:“故尧舜之世,士或收迹林泽,或过门不敢入。”

经过1

经过1

路 道度
行走,经过:行经
经过眼前:过眼 过目
从某处经过:打从
 从门前经过:过门(~不入)
途中经过:路过 道经 途经
 旅行中路过:迳(~涉) 行经
 行程中经过某地:过路
经历,经过:逾涉 逾涉
乘飞机经过:飞经
来往经过:过来过往
 来往都经过:路上路下
 经过许多地方:辗转(辗转经过) 间关(~千里) 邅回 邅迴 转历
(通过某地:经过)

☚ 通过   越过 ☛

为公

为公

言论行事全秉公心:一秉大公
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一秉至公
消除私心,一心为公家办事:灭私奉公
忧虑国家大事,一心为公家办事:忧国奉公
自身奉行节俭,一心为公家办事:啬己奉公
坚守节操,一心为公家办事:砥节奉公 砥节守公
一心一意为公家利益着想:一心为公 忧公如家 忧国如家
严格要求自己,奉公行事:克己奉公 律己奉公 秉公克己 克己秉公 奉公克己
一心为公,不考虑个人利益:嫠纬(嫠纬之忧) 嫠不恤纬 公而无私 公而忘私 公尔忘私 公耳忘私 忧公忘私 忧公无私 忧国忘家
一心为国,不顾私利:忧国忘私
一心为国,公而忘私:忧国忘身
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廉洁奉公 奉公洁己 洁廉奉公 洁己奉公 奉公守节 洁己从公 洗手奉公 手脚干净
 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洗手奉职
 决心竭尽忠诚,廉洁奉公:矢志精白
出于公心,忘掉私情:出公忘私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舍己为公
以公家利益为重,弃私利于不顾:以公灭私
为国事而忘其家:国而忘家 国尔忘家 国耳忘家
把国事放在私事前面:先国后己
优先考虑别人的利益,处处为他人着想:先人后已 先物后己
热心工作,因公忘私:三过其门而不入
恪尽职守,公而忘私:过门不入 过不入门
把公事放在第一位:先公后私
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奉公(克己~)
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大公无私
(为公益着想:为公)

另见:公正 无私 廉正 清廉 勤政

☚ 无私   不忘本 ☛

过门不入三过其门而不入guò mén bù rù

过门不入guò mén bù rù

【解义】过家门口而不进门。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用法】用于书面语。含褒义。
【例句】大禹治水,尽心尽职,~。

过门不入guò mén bù rù

从家门前路过,顾不上进去看看。形容为公操劳而忘私事。《孟子·滕文公上》:“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宋史·朱熹传》:“依阿巽懦者,更名他师,过门不入。”

过门不入ɡuò mén bù rù

过家门口而不进家。多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有时也形容行程匆忙。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古人为国忘家,曾有~ 之事。”张爱玲《小艾》:“五太太听见说他这一向常常到上海来,但是~,没有到家里来。”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过门不入guòmén-bùrù

《史记·夏本纪》载:夏时大水滔天,禹治水十三年,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口而没进去看一下,终于征服了洪水。后以“过门不入”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有时仅指经过家门前而不进去。

过门不入ɡuò mén bù rù

经过家门也不进去。形容忠于职守,一心为公。也作“过不入门”。

过门不入guò mén bù rù

【解义】 过家门口而不进门。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用法】 用于书面语。含褒义。
【例句】 大禹治水,尽心尽职,~。

过门不入ɡuò mén bù rù

古代传说大禹治水,长年奔波在外,几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看看。后用来形容忠于职守,勤于公事而顾不上家。明·宗臣《报吴明卿》:“知使节还(回到)楚(楚地),~,祗(只)有愧叹(赞叹)。”也单纯用字面义,指经过门前而不进去。《镜花缘》四二回:“哥哥向日虽功名心胜,近来性情为何一变至此?岂有相离咫尺,竟~?”

过门不入guòmén-bùrù

见“三过其门而不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