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嘲热讽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指用尖锐辛辣的语言嘲笑讽刺。冷:不热情,引申为尖锐。热:温度高,引申为辛辣。 [出处]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蝙蝠》:“羞他鸡犬相共,寄人檐下须臾事,且耐冷嘲闲讽。”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是完全正确的。” ❷ 作宾语。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卷五二部:“他们暗中抱著何等的恶意,想消灭新生的自由力量;用的是何等巧妙的手段,或是不理不睬,或是冷嘲热讽,或是使人疲劳,或是使人灰心……” [附条] “冷讥热嘲”。 清·袁枚《牍外余言》。 [同义] 冷语冰人 冷言冷语 夹枪带棍 [反义] 语重心长 赞不绝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