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哮
病名。 指因寒邪水饮所改的哮吼。《类证治裁》卷2:“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多由感受风寒,邪入肺腧,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 症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粘痰。 苔白滑,脉弦紧等。治宜温肺以祛寒痰,如温肺汤、针乳丸、冷哮丸等。 亦可采用灸法,并以三建膏护肺俞穴。或选用定喘汤、夺命丹、三白丸等方。 亦可由表寒内热,肺气失宣所致。《证治准绳·喘》:“哮喘遇冷则发者,有二证。其一属中外皆寒,治法乃东垣参苏温肺汤、调中益气加荣萸汤及紫金丹劫寒痰者是也。其二,属寒包热,治法乃仲景、丹溪用越婢加半夏汤等。 ”见寒包热哮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