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地理志正史地理志。元脱脱(1314—1355)撰。五卷。 脱脱有《宋史·地理志》已著录。至正三月(1343)奉敕始础《辽史》,以耶律俨《实录》、陈大任《辽史》为基础,参考《资治通鉴》、 《契丹国志》及诸史《契丹传》等书,仅用十一个月,于至正四年成书。总一百一十六卷,是志即其中五卷。载记从耶律阿保机称帝(916)至灭于金(1125)二百一十年间。辽代疆域东至东海,西至金山(阿尔泰山),北抵胪朐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克鲁伦河),南至白沟(大抵今天津至霸县、白沟镇一线),幅员万里。仿唐制,地方行政区划分为道、府(州)、县三级。置五京,以京为中心分为五道,即上京道、东京道、南京道、西京道、中京道。道辖府、州,州领县,共府六,州、军、城共一百五十六,县二百零九,另别五十二部族,六十属国。着重叙述建置沿革,州领县数、县有户数。详记京州城池建筑,名山大川,重要战场,古迹形胜、其他从略。有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辽史》标点本。谭其骧《辽史地理志补正》 (《禹贡》1935年1卷2期)可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