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输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书业;书页;输液

◉ 书业shūyè  图书的出版、发行、销售行业。〈例〉~公司/ ~发展动态。
◉ 书页shūyè  书中印有文字或图片的单篇。〈例〉散开的~/ 爱护每一张~,因为它都凝结着作者和编辑的心血。
◉ 输液shū // yè  把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或溶入了药物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用输液器由静脉输送到体内,达到补充体液和治疗的目的。〈例〉~器/ 医生给高烧病人~。〈近〉补液。

输液

输液shuye

以连续输入的方式将医用液体和药物经一定的途径注入体内的给药方法。最普遍而重要的途径是经静脉输液,其优点是输液量、质、速度易控制、调节,疗效迅速。输液一般均应用制备好的一套输液器。成人多选用四肢表浅静脉,婴幼儿则多用头皮静脉。此外,还可经皮下进行输液,其输入量、质有一定限制,且吸水缓慢,较少应用。静脉输液多应用于严重脱水、休克、饮食不足、胃肠疾患、手术前后、中毒及静脉给药等情况。输液疗法可能发生一些反应和并发症,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静脉炎等,因此不可滥用。

☚ 输血   生理盐水 ☛

输液infusion

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用于各种脱水、多种药物性治疗、特殊营养、抢救休克、排除体内毒物等。输液方法可有静脉输液、动脉输液、皮下输液、腹腔输液、结肠输液等。输液量多少不一,持续时间长短不等,在抢救与治疗中十分重要。但输液应注意适应证与相对禁忌证;输液量与速度应依病情而定;输入的药物种类与量应慎重;操作应无菌,注意输液反应及并发病等。

输液

通过血管给伤病员补给体内所需的各种液体。

输液infusion

为常用治疗之一。即将液体输入病人体内,以补充体液,扩大血容量。输液途径有多种,常用者为静脉输液。通过持续静脉点滴,将所需液体输入体内。所用液体种类及量应根据病人需要确定。

输液

输液

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容量注射液,偶经皮下给药。一次用量在100ml以上,一般在500~1000ml,有时每日用量可达2~3L。在医疗上主要用于调整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提供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增加血浆渗透压。一般分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以及渗透压输液等三大类。
电解质输液 主要用于纠正体内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维持体液渗透压、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的平衡。最常用的有氯化钠注射液(0.45~5%),提供钠、氯离子。另有补充各种电解质离子的氯化钾注射液(1%),氯化钙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以及调节酸碱度的碳酸氢钠注射液(1.4~8.4%),乳酸钠注射液(1.87%),缓血酸胺注射液(3.6%),氯化铵注射液(0.9%)。临床上,电解质多数使用复方盐溶液,常用的有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林格液钠130,钾4,钙3,氯109,乳酸根28mEq/L)以及根据病情不同阶段所使用的起始液(钠90,氯70,乳酸根20mEq/L,糖),维持液(钠35,氯20,钾20,乳酸根20mEq/L,糖)。另有专供长期静脉营养添加用的微量元素注射液(包括铁、铜、锌、锰、钴、铬、碘等)。
营养输液 主要是用于提供患者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类输液。
碳水化合物输液 主要是供给机体代谢所需的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碳原子。每克碳水化合物代谢约可提供16.74kJ(4kcal)热量。可供静脉输注用的碳水化合物有单糖(葡萄糖、果糖)、糖醇(山梨醇、木糖醇),双糖(麦芽糖) 以及乙醇。应用最广的是葡萄糖注射液(5~50%),它直接能被机体利用,但其代谢必须依赖于胰岛素,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能同时补给氯化钠。果糖注射液(5~50%),山梨醇注射液(5~20%),木糖醇注射液(5~20%)均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用量不宜太大。混合糖注射液(葡萄糖10%,果糖10%,木糖醇4%)用于提高糖的利用率和耐受性以及降低临床不良反应。转化糖注射液系为5~20%蔗糖液经水解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糖注射液。麦芽糖注射液(15~20%)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乙醇注射液(葡萄糖5%、乙醇5~10%)含热值较高,不宜大量长期使用。
脂肪输液 是以乳化植物油的乳剂形式提供静脉营养,脂肪热值高(37.66kJ,即9.1 kcal/g),渗透压低,可以高浓度从外周静脉注入体内,提供大量热量和人体必需脂肪酸以及节约体蛋白质的消耗。1升15%脂肪乳剂约可提供6067kJ (1450kcal)的热量。目前认为以大豆油为原料,蛋黄磷脂作乳化剂,甘油作等渗调节剂的静脉脂肪乳剂,对人体耐受性最好,副反应小。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磷脂、甘油、水搅拌成均匀的分散液,置二步匀化机中以100~300kg/cm2 的压力将豆油循环乳化至均匀微细的乳浊液,过滤、通氮分装、灭菌,成品置4~10℃冰箱贮藏。要求乳粒直径小于2μm以下,如有油粒析出应废弃不用。
氨基酸输液 主要是提供机体生物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成分,临床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蛋白质缺乏症。其中有水解蛋白注射液(5%),大多用高生物值的酪蛋白和纤维蛋白为原料,经酸或酶水解后制成,产品含杂质多,临床副反应较多。L型结晶氨基酸注射液(3~12%),系按人乳、全蛋的必需氨基酸模式用L-型结晶氨基酸配制而成,其中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以及3~12种非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胱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例如11-氨基酸注射液-833。另可和糖(山梨醇、木糖醇),电解质(钠、钾、镁、磷酸、醋酸、苹果酸、氯离子),维生素(C、B1、B2、B6、NAA……)组成复方氨基酸输液。也有按年龄和疾病的特点,配制成专供婴儿用、肝病用、灼伤用、肾病用等特殊氨基酸输液。如治疗肝昏迷用14-氨基酸注射液-800。制造时应添加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调整最佳pH值范围(约6左右),采用微孔膜过滤以及通氮或抽真空包装等有效稳定化措施。
近年来由于突破了输液技术难关,采用经中心静脉缓慢输注高渗液体的技术。发展成全胃肠外营养 (TPN,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也称完全静脉营养液,即完全从胃肠外供给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包括足够的热量,全部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以及微量元素等,在患者不能进食或超高代谢的状况下,仍可维持良好营养状况,帮助渡过危重的病程,纠正营养不良,促进手术病人伤口愈合,增加体重,提高存活率。TPN溶液应临用前按患者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调配后使用。
渗透压输液 是一类提高或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作高渗利尿脱水剂和血容量扩充剂。高渗利尿脱水剂静脉注射后,在血液中形成高渗透压,使组织中水分渗透到血管,达到组织脱水消肿作用。制剂有:甘露醇注射液(10~20%),山梨醇注射液(25%),甘油-氯化钠注射液(10~20%)。血容量扩充剂是一类水溶性高分子胶体溶液。利用其产生胶体渗透压和能较长时间滞留在循环系统中的特性,临床上用来代替血浆增加血容量、暂时维持血压,防治休克。亦有称血浆代用液,但它不能代替全血。常用品种有: 右旋糖酐注射液,右旋糖酐是一种葡萄糖高聚物,随分子量不同临床效能也有差异。 右旋糖酐-70(中分子、平均分子量=7万,6%)主要用于增加血容量,防治失血性休克。右旋糖酐-40(低分子,=4万,6~10%)除扩充血容量作用外,具有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作用,多用于防治休克、心肌梗塞和体外循环补充液。羟乙基淀粉注射液(6%),为水解淀粉的衍生物,也是葡萄糖高聚物,不具抗原性,不影响凝血机制,可较大量输入,用于防治各类休克。聚乙烯吡咯烷酮注射液(4~6%),为人工合成的N-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物, 中分子(=2.5~3.5万)用于维持血容量及血压。 低分子 (=1.5~2.5万)用于解毒利尿。 聚氧化明胶注射液(5%),是一种改性明胶(M=2.5~3.0万),有常温下不胶凝,不干涉血型分类。另有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万, 12%), 羧甲基淀粉注射液(=2.6~6万,5%)。
输液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要求参见“注射剂”条。

☚ 注射剂   透析液 ☛

输液

fluid infus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1: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