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儇
诗文作品内容轻佻浮侫的弊病。林纾《春觉斋论文·论文十六忌·忌轻儇》:“若刻意求悦庸俗之耳目,极力模仿古人之声调,自无道理以管摄之,则口不择言,虽自诩工巧,往往坠落轻儇一道,初不自知也。“产生此弊的原因在于作者对生活缺乏真知灼见,道德修养不够,艺术情趣不高,表现能力低下,缺乏社会责任感,写作时片面迎合一部分读者庸俗的审美情趣,立意造言盲目仿古,表现上缺乏“严重森肃之气”和含蓄不尽之味,佻达靡丽,华而不实,导致作品“时病流走,过目即逝,不复耐人寻味;“”极力摹古,追逐不止,乃时露丑态” (同上)。提高认识水平,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趣,增强艺术表现能力是纠正此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