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正堂 死于正堂正终 齐终 老死在家里:寿终正寝 善终正寝 老死在自己家中:死于牖下 老死牖下 槁死牖下 老于牖下 考全牖下 善终牖下 考终牖下 终老牖下 老死在隐居地:终老林泉 终老林下 终老丘壑 终老菟裘 死于野外:野死 死于郊野:暴骨 死于荒野而无葬身之地:转死沟壑 转死沟渠 委命沟壑 填委沟壑 填沟委壑 死于道路:道亡 道死 死于途中:程老 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途毙 倒毙在路上:路毙 路倒 中途夭亡:道夭 饿死于道路:饿馑 大官死于旅途:复于左毂 死于沙场:卧骨 战死沙场:裹革 裹尸 军人战死沙场:马革(马革裹尸;马革盛尸) 效死沙场:死绥 英勇无畏,战死沙场:裹尸马革 死于营垒之中:壁死 不知死在哪里:不知死所 (死的地方:死所)
另见:场所 处所 地方 ☚ 死所 死因 ☛ 转死沟壑辗转他乡,弃尸沟壑。形容在战乱之年百姓四处奔逃,惨死荒野。转:辗转。壑:山沟。《墨子·兼爱下》:“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 转死沟壑zhuǎn sǐ ɡōu hè辗转死于山沟。形容在荒野冻饿而死。也作“转死沟渠”。 转死沟壑zhuǎnsǐ-gōuhè〔述补〕 人死后尸体被弃于山沟水渠间。语出《墨子·兼爱下》:“然即敢问:今岁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既已众矣。”宋·司马光《乞罢条例司常平使疏》:“当是之时,民之羸者不~,壮者不聚为盗贼,将何之矣?” △ 贬义。多用于描写逢灾祸死人众多或暴尸荒野的情状。 也作“转死沟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