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庙
又名黄帝庙,位于桥山东南麓。相传庙建于汉代,原在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972)迁于今址,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庙址呈正方形,正门额书“轩辕庙”三个大字。进门左边有一古柏,围10米,高19米,有柏冠之誉,传说为黄帝亲手所植。过庭北侧碑亭,有历代碑石47通。大殿位于最北端,殿门上悬“人文初祖”巨匾。殿内正中是轩辕黄帝的巨型石雕像,像前立有黄帝牌位。大殿西侧有一高大古柏,名挂甲柏,树表犹裹一层铠甲。相传汉武帝征朔方凯旋,挂金甲于树,甲印烙于树干。轩辕黄帝是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典籍有舜禹时代祭奠黄帝的记载。自汉武帝时始正式祭祀,以后各代成为例规。庙内现存明代御制祭文11篇,清代御制祭文20篇。中共中央在陕北期间,也多次派代表祭扫黄陵。1937年4月5日,毛泽东与朱德合写祭文一篇,派林伯渠前往致祭。如今,每年清明节陕西省政府都于此举行公祭。1992年8月25日,规模空前的黄陵整修工程(包括轩辕庙)正式动工。黄帝陵名胜区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祭奠民族祖先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