輶轩语
学规训词。清代张之洞撰。张之洞(1837—1909),字香涛,又字达孝,又字香岩,号壶公,又号无竞居士。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授编修,历督学典试,所至提倡经史实学。外任督抚,垂三十年。光绪末为军机大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襄。著有《广雅堂集》、《劝学篇》、《书目答问》等。輶轩,轻车,使者所乘之车。《輶轩语》乃张之洞于光绪元年为四川学政时对诸生的训词。本名《发落语》(律令:学政按试毕,集诸生于堂,行赏罚,申以董介,名曰发落),病其质直,因取扬雄《方言》“輶轩使者绝代语”之义,谓与蜀使者有合,命曰《輶轩语》。张氏在其序言中说:“使者行部之处,凡士习得失,文学利病,不惜竭知评说。然刻漏有限,不能尽言,且子衿如林,到者不能共闻,闻者不能悉记,故举当为诸生言者,条分约说,笔之于书,以代喉舌。分为三篇,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语行第一》,训导诸生如何为人处世;《语学第二》,训导诸生如何读书;《语文第三》,训导诸生如何作诗作文作赋。附录三篇,为《学究法》、《敬避字》、《磨勘条例》。《语文第三》有语赋一篇专论赋的作法,分“宜相题制体”,“宜读古赋”、“名家赋宜善学”、“忌篇尾作歌”、“忌通篇四字句”、“忌滥效骚体”、“忌每段四六联太多”诸条,评论场屋中试赋应遵循应避忌的诸多方面。这对了解清代律赋的特点有参考价值。有《存诸已斋格言丛书》本、《张文襄公全集》本、《慎始基斋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