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内脏、内分泌、代谢、营养等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障碍。这种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临床表现中的一部分,故又称为症状性精神病。《国际疾病分类》第八版和第九版,都将之归入器质性精神病这一大类中。我国的精神病分类试行草案 (1979),则仍保留症状性精神病的分类单元。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特点:
❶精神障碍与原发疾病的病情变化一般是平行的。
❷一般来说,精神障碍缺乏明确特征性,不同的病因可产生相同的精神障碍,或相同的病因出现完全不同的精神障碍。
❸一般起病较急,急性期大多以意识障碍为主,慢性期往往出现人格改变和痴呆等;由急性期向后期过渡时可有妄想、幻觉等各种精神症状,称为过度综合征(durchgangs syndrom)。
❹在病程中,特别是急性期,精神症状波动大,变化快,往往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发展或逆转,可反复多次。
❺病程和预后取决于原发病,一般来说精神障碍是可逆的,少数患者遗留持久的器质性精神症状。
❻精神障碍的处理,首先必须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要慎用麻醉剂、催眠剂、镇静剂和抗精神病药,以免导致意识障碍的发生或加重。
本组疾患,种类繁多,本条仅作择要介绍。躯体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可见“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条。
肝性脑病 又称肝昏迷前期或肝脑综合征,是指由严重肝病所致的一种精神神经障碍。可见于暴发性肝炎、亚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后期。
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❶血及脑脊液中氨增多,影响脑的代谢和功能。
❷来自肠道的羟苯乙醇胺和间甲去甲肾上腺素等伪递质积聚,发生竞争性抑制作用,影响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
❸酪氨酸等低脂酸增多,影响脑干网状结构功能。
❹蛋氨酸和色氨酸代谢障碍。
❺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和低血镁,也可能是发生本病的因素之一。
急性肝脏疾病所致肝性脑病的精神障碍,首先表现迟钝、少动、寡言,或先有躁动、不安、兴奋等;其后呈嗜睡或朦胧状态;继而出现谵妄,错乱状态;然而向昏睡发展,即肝昏迷前期; 最后陷入昏迷。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肝性脑病,有的与急性肝病所致者的临床表现相似;有的则表现为发作性的幻觉妄想状态或类木僵状态; 少数患者意识始终清晰,表现为持久的人格改变或智能障碍。
肝性脑病患者,除了肝大、黄疸、腹水等肝病体征外,一般都有扑翼样震颤、肌阵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和痉挛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常发现血氨升高。脑电图出现以额叶为主的慢波。慢波的频率大致与意识状态平行,并可以脑波的基本频率分期:α波期意识正常;θ波期意识轻度混浊、在θ或δ波的背景上有三相波;δ波期多呈昏迷。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约占30~40%;其次是感染、发热、饮酒、麻醉催眠剂的应用和高蛋白饮食。治疗以祛除诱因和原发病处理为原则。谷氨酸钾钠,或乙酰谷氨酰胺,或精氨酸静脉滴注常有助于患者的意识恢复和精神症状的改变。禁用麻醉、催眠剂和酚噻嗪类药物,以免促使意识障碍的发生或发展。必要时可采用副醛、水合氯醛、安定等。
肺性脑病 又名肺脑综合征,是重度肺功能不全伴发的一种精神神经障碍。可见于慢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症、肺心病、肺结核等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
发病机理以慢性肺功能不全所致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最为重要,故又名二氧化碳麻醉。此外,血液、脑脊液及脑实质pH值降低,也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
临床症状以意识障碍最常见,占85~100%。嗜睡状态常最先出现,可在进食或谈话中发生,多为间歇性;逐渐向朦胧或昏睡移行,继而逐渐或突然发展为谵妄,最后可能陷入昏迷。部分病人意识障碍程度较轻,临床表现为躁狂或抑郁状态。少数病人出现幻觉和妄想。神经症状主要有扑翼样震颤、痉挛发作、肌阵挛、锥体束征、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等。血液分析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氧分压偏低、pH值降低。脑电图为弥漫性慢波,在较慢的α节律中间有高波幅δ波,或呈广泛性θ波和δ波。以额顶部为主。
根据慢性肺部疾病引起肺功能不全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症状,一般诊断不难。诊断有疑问者,应仔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意识障碍的疾病,必要时可作出二氧化碳分压测定。
治疗原则为控制原发病和祛除诱因。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应注意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将影响换气功能,需妥善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二氧化碳的排出。呼吸功能不佳时,可使用呼吸中枢兴奋药。不宜输纯氧或高浓度的氧气,以免产生氧麻醉。禁用麻醉剂和催眠剂,慎用酚噻嗪类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呼吸中枢,造成死亡。对躁动和谵妄状态或癫痫样痉挛发作,可选用安定和苯妥英钠。
尿毒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又称尿毒症性脑病(uremicencephalopathy),或肾性脑病(nephro-encephalopathy)。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❶脑血管通透性异常。
❷脑脊液酸碱平衡障碍。
❸有毒物质的蓄积,特别是血内胍类、酚类、尿素和尿酸的蓄积。
❹脑的葡萄糖和氧代谢障碍。
❺电解质代谢障碍,如脱水、低钠、低氯、低钙和高钾、高镁等。
❻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此外,精神障碍偶可因精神因素而诱发。
患者的精神障碍,初期表现为寡言、少动、迟钝、记忆减退、睡眠节律倒错等。常时隐时现。逐渐向其他状态移行。其中以意识障碍最为多见,开始为嗜睡,多呈间歇性,后发展为谵妄,最后陷入昏迷,称为尿毒症性昏迷。少数病人表现为以被害妄想和听幻觉为主的幻觉妄想状态;或以情惑障碍为主的躁狂抑郁状态,偶有表现为痴呆状态的。神经症状可有痉挛发作、扑翼样震颤、面瘫、眼球震颤、脑膜刺激征、瘫痪和小脑症状等。脑电图基本节律减慢,并有广泛性慢波,亦可见额叶阵发性慢波,或癫痫性发作波等。闪光刺激易致肌阵挛反应。血非蛋白氮和二氧化碳结合力增高。
应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扁桃体炎、发热、外伤、拔牙等可诱发脑病的因素。要积极纠正高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兴奋、不安者可用适量的抗焦虑药或抗精神病药。谵妄时可注射安定或水合氯醛灌肠。
透析疗法伴发的精神障碍 在透析疗法过程中往往可出现急性精神障碍。血液透析较腹膜透析疗法出现精神障碍为多。因为血液透析疗法时,生物化学改变急剧。发病机理主要为血内尿素迅速降低,而脑内尿素下降缓慢,因而脑脊液渗透压比血液为高,脑外的水分急剧向脑内转移引起脑水肿;此外,血钠、血钾急剧下降,脱水,血液循环量减少,血压变动及精神因素,也与精神障碍的产生有关。
急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中伴发的精神障碍,即失平衡综合征(disequilibrium syndrome),可表现为昏睡、谵妄、错乱以至昏迷等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或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后者一般在治疗后3~4小时出现,1~2天后减轻或消失。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中伴发的精神障碍,则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群,或抑郁状态等。神经系统症状有失神、晕厥、痉挛发作、颅内出血症状等。脑电图可见对称性高波幅节律性δ波群,基本波幅增高,呈不规则慢波化,且有尖波、棘波。
为预防本病,治疗前要作好精神治疗,说明治疗目的、疗效和注意事项,增强其信心。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出现抑郁、焦虑时可服抗焦虑药等;出现谵妄、错乱和兴奋时可采用少量酚噻嗪类药物。
心脏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又称心脑综合征或心脏性脑病(cardio-encephalopathy)。可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风湿性和先天性心脏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内膜炎,心房纤维颤动和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时。
发病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
❶心脏搏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甚至仅为正常的一半。
❷血氧含量或氧饱和度降低导致脑缺氧。
❸脑或冠状动脉硬化,使脑血流量减少。
❹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
精神障碍为:
❶神经衰弱综合征,可见于各类慢性心脏疾患。
❷意识障碍较多见,可有失神、晕厥、短暂脑缺血发作;也可出现谵妄或精神错乱状态,见于风心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和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
❸抑郁状态,常发生于病程长或病程波动的风心病、冠心病等。
❹幻觉妄想状态,以迫害内容的幻听、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居多,常见于风心病。
内分泌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生率很高。不论何种内分泌疾病,不论是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发生精神障碍;其精神症状表现繁多,严重程度差异甚大,不同的病人可表现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一般而言,精神障碍在内分泌功能急剧变动时较易发生,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在甲状腺切除或同位素治疗后突然产生精神症状。
本组疾病的发病诱因常有感染、外伤、休克、出血和精神因素等,应注意祛除病因。治疗以针对原发病的措施为主,精神状态常随内分泌功能的改善而好转。兴奋躁动时可选用酚噻嗪类药,抑郁和焦虑可用抗焦虑药,幻觉妄想可采用丁酰苯类药,意识障碍时可应用脑代谢促进药。用药时,需考虑有无禁忌证。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病率占甲亢病人的50~90%。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甲状腺素分泌过多、精神因素、病前性格特征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精神障碍主要为性格改变,约占50~80%,表现为急躁、易怒、冲动、攻击,或抑郁、焦虑或喜悦、愉快等;且可出现紧张、过敏、猜疑;也有少数老年患者出现迟钝、少动、寡言等。部分患者可在性格改变基础上出现躁狂或抑郁状态。少数患者可有幻觉妄想状态,以幻听和较系统的被害和关系妄想居多; 有的患者思维散漫,类似精神分裂症。在甲状腺危象时可出现谵妄状态。患者可伴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肌萎缩等神经症状。脑电图多数呈快α频率,β波增多;有的持续性慢波或发作性慢波; 少数可呈阳性棘波及棘慢波综合。一般而言,甲状腺肿大明显,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者,发生精神障碍的机会多;而131碘吸收率与精神障碍无明显关系。
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生率约为35%。发病机理可能与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增大,招致脑缺氧和糖代谢障碍有关。粘液性水肿时的脑水肿及克汀病时的自体免疫作用和遗传因素也可能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常见的精神障碍有:
❶智能低下,是克汀病最常见的症状。
❷抑郁状态,迟钝、退缩、寡言、嗜睡等,多见于克汀病。
❸幻觉妄想状态,幻觉以人象或小动物形象的幻视多见,妄想常为系统性、持续的跟踪、迫害等内容,多见于粘液水肿。
❹躁狂抑郁状态,以抑郁为多,偶见躁狂发作。
❺昏迷状态,先畏寒、嗜睡,继而错乱,逐渐向昏迷移行,称为粘液水肿性昏迷。神经症状有痉挛发作、小脑症状、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面瘫、听力障碍、球麻痹等。脑电图常示粘液水肿呈低幅慢波,α波频率减慢,多为8~9次/秒,调幅差或呈低电压脑电图;克汀病呈阵发性中等电压,6~7次/秒的θ节律和α节律交替出现。
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即肢端肥大症)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约为15%。发病机理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有关。精神障碍以性格改变最为多见,常为迟钝、少动、寡言或焦虑、易怒等。亦可出现以被害、关系等妄想和抑郁状态。少数病人有智能障碍,反应迟钝,思维贫乏,但记忆障碍不明显。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25~40%。多数病人发病前有诱发因素,其中以消化道感染最多,占50%; 其他因素为呼吸道感染、过劳、精神因素等。精神症状以谵妄、昏迷、意识障碍等为最多见,占80~90%。谵妄在大出血后急剧出现。昏迷在谵妄之后突然发生。此外,还有表现为幻觉妄想状态,抑郁状态,和癔病样发作者。神经症状少见,可有痉挛发作、肌阵挛、手足徐动症等。病人的精神症状可在产后大出血后立即发生,亦可在数年或十余年后方渐出现。
脑垂体后叶功能亢进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病机理为脑垂体后叶激素分泌过多,肾小管水分的吸收增加,出现水中毒,导致精神障碍。表现为抑郁、嗜睡、抑制等状态和类神经衰弱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伴发的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30~70%。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及血钾、血氯降低引起的碱中毒有关。精神因素可能为重要的诱因。精神障碍以抑郁状态为最多见,约占60~70%,但国内较少。其次为以情感不稳为主的性格改变,偏执状态和类神经衰弱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为30~60%。发病机理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过低、糖代谢障碍和脑缺氧有关。精神障碍有:
❶性格改变,以急躁,易怒为主。
❷抑郁状态较多见。
❸意识障碍有嗜睡、谵妄、昏迷等。
❹幻觉妄想状态。
❺痴呆状态。神经症状可见感觉和知觉过敏,特别是味觉过敏。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和低电压。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发的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的发生与甲状旁腺素过多,产生血钙增高有关,如血钙为11~16mg%时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血钙达到16mg%时出现幻觉妄想状态;16~19mg%时呈谵妄状态;19mg%以上发生昏迷。躯体症状有头痛、多汗、多尿、心悸、便秘等。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 与血钙降低有关。常见的精神障碍有:
❶性格改变,多动、不安伴有情感不稳。
❷躁狂抑郁状态。
❸幻觉妄想状态。
❹精神错乱状态。
❺智能障碍,通常是可逆的。常伴有手足徐动症、抽搐发作、震颤麻痹综合征、斜颈等神经症状。
性腺功能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可见以下几种情况:
经前紧张症 又称月经前期综合征,是在月经前一周左右到来潮时的躯体和精神症状。可能与雌激素和孕酮不平衡,钠和水分蓄积,以及抗利尿激素过多有关。既往有过癔症史或情感不稳者较多,约占25~75%。主要表现为心烦、过敏、易激惹,或沉默、寡言等。严重者呈抑郁、焦虑状态。躯体方面的症状有恶心、腹痛、浮肿和乳房膨胀等。治疗可采用促性腺激素和利尿剂,并限制盐类。情感障碍明显者,可服用利眠宁或安定。
妊娠期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生率为0.1~0.5%可能与妊娠3~4个月时垂体分泌变动,以及妊娠末期3个月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雌激素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精神因素和性格特征与发病亦有一定关系。精神障碍有性格改变、癔症样发作和躁狂抑郁状态等,偶见朦胧、谵妄或错乱状态。常伴嗅觉过敏、偏食和性欲异常。治疗可用黄体酮。精神障碍的对症治疗可选用抗焦虑药或少量酚噻嗪类药。要减少精神刺激,预防感染,一般在分娩后即恢复。
月经周期伴发的精神障碍、产后精神障碍和闭经期精神障碍可见“周期性精神病”、“产后精神病”和“更年期精神病”各条。
代谢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主要有以下各种:
糖尿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病与酸中毒、脑耗氧量减少、脑脊液pH值降低和动脉硬化所致脑血流缓慢有关。初期的精神症状为烦闷、焦虑等,以后演变为抑郁状态。而嗜睡状态则多在血糖逐渐增高或接近昏迷前发生; 昏迷状态,在重度呼吸性酸中毒时发生。常伴神经炎、肌萎缩、眼肌麻痹、视神经萎缩、亚急性脊髓变性等神经症状。需要时可作胰岛素治疗,但应适当掌握剂量。注意电解质平衡。抑郁、焦虑时可给予抗焦虑药或抗忧郁药。
低血糖伴发的精神障碍 可见于胰岛细胞瘤、肝硬化,或植物神经障碍时,以及胃肠手术后和注射胰岛素后。发病机理为脑葡萄糖供给减少引起脑氧化过程障碍导致脑缺氧,而发生精神神经症状。精神症状以意识障碍最为多见,可由嗜睡、谵妄至昏迷。部分患者呈癔症样发作,偶见抑郁及神经衰弱样症状。神经症状有震颤和痉挛发作等。发病时的血糖一般低于40毫克%。治疗应首先注射高渗葡萄糖或喂饲糖水。并查明病因按病因治疗。禁用酚噻嗪类,以免诱发低血糖性昏迷。
血卟啉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血卟啉病是血紫质的代谢障碍,其中只有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IP)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发生率一般为15~50%。以青中年男性为多。其精神障碍在间歇期表现为性格改变和癔症样状态; 急性期表现为幻觉、妄想、抑郁、人格障碍、柯萨可夫综合征和痴呆等。上述症状,有时在胃肠症状和神经症状之前发生,常误诊为癔症或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状有瘫痪、抽搐发作、球麻痹、面瘫、动眼神经麻痹、神经炎等。疑及本病时,应检查尿紫胆元和氨基果糖酸,以明确诊断。感冒、扁桃体炎、服用巴比妥类、饮酒、妊娠、分娩和精神因素等,可诱发本症; 月经期最易发生,因而多为周期性。在急性期可采用酚噻嗪类药。
痛风伴发的精神障碍 原发性痛风为遗传性嘌呤代谢异常;继发性可为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肥胖或药物所致嘌呤代谢障碍。精神症状有:
❶智能障碍。
❷兴奋状态;自伤、攻击、冲动、破坏等,多见于儿童。
❸谵妄或精神错乱状态,多见于成年。神经症状有锥体束征、舞蹈样运动、手足搐搦等。可给予嘌呤代谢抑制剂。对兴奋、错乱、谵妄者可使用镇静剂或酚噻嗪类。
电解质平衡失调时的精神障碍 常见者有:
高钠血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又称高渗综合征或脱水综合征伴发的精神障碍,血清钠高于160mEq/L。精神症状主要为定向不良、反应迟钝、记忆减退、情感淡漠;可产生意识障碍,由嗜睡到昏迷。其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常伴共济失调和痉挛发作等。
低钠血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又称低渗综合征伴发的精神障碍。表现为由嗜睡以至昏迷的各类意识障碍; 偶见幻觉妄想状态。可伴抽搐发作。
高钾血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以意识障碍为主,由嗜睡至昏迷。当血清钾7.5~8.0mEq/L时发生心律紊乱,可导致死亡。神经症状以弛缓性瘫痪为多。
低钾血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当血清钾低于3.5mEq/L时,可发生精神运动性抑制或木僵状态。偶可出现意识障碍,并伴周期性麻痹等神经症状。
高钙血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当血清钙高于7.5mEq/L时,可出现以遗忘为主的智能障碍;起病早病程长者,可呈精神发育不全。少数病人表现为幻觉妄想状态,抑郁状态和程度不一的意识障碍。神经症状为瘫痪和共济失调等。
低钙血症伴发的精神症状 为抑郁状态或意识障碍。伴手足搐搦,喉、气管、面肌、胃的抽搐,以及抽搐发作等。
高镁血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当血清镁高于7.5mEq/L时,可出现精神障碍以意识障碍为主,由嗜睡到昏迷。神经症状有瘫痪、共济失调、发音障碍、反射减弱等。
低镁血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较为复杂,可为易激惹、富攻击性等性格改变,抑郁状态,或幻觉妄想状态,或错乱、昏迷等意识障碍,甚至呈痴呆状态。神经症状有锥体束征、锥体外系征、小脑症状、抽搐发作等。
脱水伴发的精神障碍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脱水时,可出现幻觉、精神运动性兴奋、谵妄状态。继发性脱水则表现为迟钝嗜睡等。常伴尿少、发热或体温过低、眩晕等躯体症状。
水中毒伴发的精神症状 以意识障碍为主。由嗜睡到昏迷。神经症状有肌力减弱、腱反射减退等。
上述各种电解质代谢障碍伴发的精神障碍,要明确属于那一种往往有困难,由于各种电解质是相互联系的,表现为意识障碍大都具有共同特点,而且各种电解质代谢障碍伴发精神障碍与原发病本身所表现的精神障碍常混淆在一起,难以明确区分。治疗以处理原发病为原则,并恢复电解质的平衡。对除意识障碍外的精神症状,可给予少量苯并二氮杂䓬类或酚噻嗪类。
营养障碍伴发的精神障碍 主要有下列诸类:
叶酸缺乏伴发的精神障碍 叶酸缺乏时,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多,色氨酸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导致脑细胞变性。常见的精神症状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抑郁状态、紧张综合征、谵妄错乱状态,或痴呆状态等。神经症状有瞳孔改变、眼球震颤、锥体束征、痉挛发作、感觉障碍等。治疗应给予大量叶酸或叶酸胺。并用其他B族维生素。精神障碍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硫胺缺乏伴发的精神障碍 其主要原因为硫胺缺乏所致大脑代谢障碍。精神症状有抑郁状态、谵妄状态,或Korsakov综合征。常伴周围神经炎、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视网膜出血、出血性脑炎等。应内服或注射大量维生素B1或复合维生素等。精神障碍一般毋需特殊处理。
烟酸缺乏伴发的精神障碍 烟酸是人体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与糖代谢、儿茶酚胺代谢密切有关。烟酸摄入不足或排泄过多,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呈谵妄状态。慢性匮乏者反应迟钝,理解困难,判断力差,智力减退,近事记忆缺损; 严重者呈痴呆状态。少数病人可出现发作性幻觉妄想或木僵状态。病人常有腹泻、舌炎、糙皮症样皮疹,及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和体征。部分病人有癫痫发作。口服或注射较大剂量的烟酸或烟酰胺后,症状多数能迅速改善。由于病人常伴其他维生素及营养缺乏,故应同时补充醣,蛋白质,维生素B1、B2、B6、B12和C。
结缔组织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常见者有: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病机理与脑循环障碍有关,据病理解剖,本病患者有脑血管的细胞浸润、肿胀、增生和坏死病变。此外,严重合并症如尿毒症、肝炎、心血管疾病、败血症等,特别是尿毒症,常引起脑部症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20~30%,以意识障碍最多,可自嗜睡直至昏迷。其次为躁狂状态、幻觉妄想状态和精神分裂症状态。后期可出现人格改变和痴呆。患者常有抽搐发作、偏瘫、失语、球麻痹和舞蹈样运动。脑电图多为弥漫性慢波、β波出现率高。谵妄状态时基本节律不规则。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病机理尚不明了。精神障碍以朦胧状态及谵妄较多,其次为抑郁状态,幻觉妄想状态和精神分裂症样状态。神经症状有神经炎、痉挛发作、视乳头水肿、吞咽困难等。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病机理估计与脑的细小动脉闭塞病变有关。常见的精神症状有抑郁状态、幻觉妄想状态、嗜睡、谵妄状态。后期可有人格改变和痴呆。神经症状有神经炎、抽搐发作、偏瘫、失语、球麻痹等。
硬皮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发病机理不详。常见的精神障碍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抑郁状态、兴奋状态、精神错乱和木僵状态。神经症状有肢端动脉痉挛、球麻痹、面瘫、复视、神经炎等。脑电图多为高电压慢波和节律异常。
上述几种疾病都可采用激素治疗,强的松每日40~60mg,连续4~6周,但应注意激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可并用硫唑嘌呤和肝素。晚近采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巯嘌呤(6-MP)、氨甲喋呤(MTX)等。对精神障碍可用酚噻嗪类或抗忧郁剂。但有人提出这类药物能使红斑狼疮发生和发展。应加注意。
Behcet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本病多见于地中海、近东、中东、日本等地。近年来我国也有发现。男多于女,20~30岁较多。是否属于结缔组织疾病,尚无定论。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5~25%,以人格改变最为多见,患者呈欣快、哭泣或强哭强笑。次为抑郁状态,伴有违拗、奇特行为、情感不稳的妄想状态,和痴呆状态。偶见谵妄错乱状态,多为时短暂。患者有口、眼、生殖器的溃疡。神经症状有锥体束征、锥体外系征、脑膜刺激征、小脑症状等。脑电图多呈弥漫性慢α波,局限性或弥漫性δ波、θ波和棘波。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虽然激素可控制躯体和精神症状,但停用后症状又发。可用少量酚噻嗪类以控制某些精神症状。有人提出可用血管扩张剂。
血液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常见者有:
缺铁性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 其精神症状以神经衰弱综合征最为多见,偶呈幻觉妄想状态和躁狂抑郁状态。本病患儿,特别是患钩虫病者,常有喜食泥土、石灰等异食癖情况。神经症状有失神、晕厥等。贫血的程度与精神障碍有着平行关系。血红蛋白一般在6.0g%或红血球在200万/mm3以下。治疗宜给予铁剂,维生素B1、B12、叶酸等。精神障碍可服少量酚噻嗪类或丁酰苯类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 可见性格改变,抑郁状态,幻觉妄想状态,和谵妄状态等精神障碍,并可发生脑膜刺激征、颅压增高、抽搐发作、不自主运动等神经系征象。治疗一般采取输血,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蛋白同化类固醇激素。精神障碍对症采用抗忧郁剂,抗焦虑剂,或少量酚噻嗪类。
溶血性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 以幼儿及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多见。精神障碍以性格改变如沉默、寡言、迟钝或欣快、多动等为最多见;偶尔可见兴奋状态和嗜睡、木僵、昏迷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则见于幼儿期溶血性贫血。可伴痉挛发作、偏瘫、脑膜刺激征等。以内科治疗为主。精神障碍一般无特殊处理。
恶性贫血伴发的精神障碍 其发生率一般为5%。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以及脑代谢障碍和脑缺氧有关。精神障碍表现复杂,有的呈性格改变以情感不稳为主;有的是幻觉妄想状态,有些患者妄想结构颇为完整,内容较固定,与妄想痴呆相似;或表现为躁狂抑郁状态;或在病程后期突然发生谵妄状态; 或缓慢地演变为全面的痴呆状态。精神障碍的发生与血象改变的时间不一定平行。多数患者伴联合变性、视神经炎、神经炎等神经系并发症。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12可迅速减轻躯体和精神症状。
白血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其发生率为20~55%。发病机理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白血病细胞浸润,感染和代谢障碍,缺氧和电解质代谢障碍有关。精神障碍以意识障碍最多,约为80%,由嗜睡以至昏迷,次为兴奋状态,幻觉妄想和抑郁状态少见。常伴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和小脑症状等。需防止颅内出血和感染等合并症。以原发病治疗为主。兴奋、昏睡、谵妄等可用少量酚噻嗪类。癫痫发作可用安定或苯妥英钠等。
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的精神障碍 以疲乏、无力、嗜睡和抑郁最多见。在继发感染时可见兴奋状态和谵妄错乱状态。治疗应针对原发病,并控制和预防感染。
出血性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常见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和血友病等。患者因长期慢性失血导致贫血,可产生类神经衰弱综合征。若发生颅内出血或继发感染时则可发生类木僵状态或谵妄性兴奋状态。处理应针对原发疾病。
恶性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 指既非颅内肿瘤,又无颅内转移时的精神障碍。如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肾和支气管肺癌等; 肿瘤细胞产生甲状旁腺样物质,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恶性肿瘤骨转移产生高血钙症和溶骨,可引起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恶性肿瘤时的电解质代谢障碍和营养障碍亦可导致精神障碍。某些肿瘤可产生促皮质样激素,且能引起低血钾性碱中毒,也可引起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有抑制状态、躁狂抑郁状态、意识障碍或短暂的幻觉妄想状态。这类精神障碍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用抗焦虑剂。

☚ 药物依赖   颅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
000183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