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布局和等级标准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是一个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的省份。长江、淮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个自然区域。全省公路建设,皖北先于江南,平原早于山区。1949年前的公路布局是以蚌埠、合肥、芜湖、屯溪等城市联接线和联结南京、杭州省际公路为主的路网格局,覆盖面小。1949年后的较长时期内,全省公路仍然保持以合肥、阜阳、宿县、宣城、芜湖等中心城市为枢纽,形成辐射分布,缺少主骨架、主通道,并因长江、淮河的天然阻隔而形成公路的分割局面。
根据公路部门统计,全省5个片区,公路网区域分布和各片区公路里程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比例是:皖北片区为35%,江淮片区为17.4%,沿江片区为16.8%,皖南片区为15%,大别山区为15.7%。数量悬殊,分布不均,沿江、沿淮及部分山区路网密度偏低。
全省公路等级标准,按行政等级划分:
国道主干线系统 按照交通部规划,作为公路主骨架的12条国道主线,有3条通过安徽:1.连云港经乌鲁木齐至霍尔果斯,经萧县、砀山,省境长约50公里;2.北京至福州,经徐州、宿县、蚌埠、淮南、合肥、九江,省境长约270公里;3.上海至成都,经南京、合肥、宿松、武汉,省境长约365公里。
国家干线公路网 全国共有国道70条,通过安徽境内9条,路线走向为五纵四横,总长2757.5公里(扣去重复里程)。
1.首都放射线3条:104线北京至福州,由江苏省濉宁方向入皖境,省内起迄点为许庙至汊河集,经泗县、五河、嘉山、滁县、来安,复入江苏,全长208.6公里。105线北京至珠海,由河南商丘入境,省内起迄点为宋集至界子墩,经亳州、阜阳、南照、叶集、青山、岳西、潜山进入江西省,全长692.10公里。106线北京至广州,经临泉县境,长5.8公里。
2.南北纵线2条:205线山海关至广州,由江苏省洪泽方向入境,安徽省境计两段,首段起迄点为泥湾至大圣,经汊涧,长29.7公里,复入江苏省。第二段由南京方向入境,省内起迄点为慈湖至西坑口,经马鞍山、芜湖、南陵、谭家桥、屯溪入浙江省,长370.42公里。206线烟台至汕头,从江苏省徐州方向入境,省内起迄点为官桥北至白泥塘,经宿县、怀远、蚌埠、淮南、合肥、安庆,进入江西省,全长618.92公里。
3.东西横线4条:310线连云港至天水,自江苏省徐州方向入境,省内起迄点为夹河至扬集,经扬楼、黄口、砀山,进入河南省,长76.71公里。311线徐州至西峡,安徽境内两段,首段由江苏省徐州方向入境,省内起迄点为姚楼至陈官庄,经萧县、王寨入河南省,长54.09公里。第二段由河南省永城方向入境,省内起迄点为温集至蒋营,经亳州复入河南省,长37.8公里。312线上海至伊宁,由江苏省浦口方向入境,省内起迄点为西葛至叶集,经全椒、肥东、合肥、官亭、六安,进入河南省,全长296.03公里。318线上海至聂拉木,由浙江省长兴方向入境,省内起迄点为界牌至蔡家岭,经广德、宣城、南陵、青阳、贵池、安庆、高河、岳西、河图,进入湖北省,长493.41公里(重复里程120.27公里)。
省道网布局 安徽省道网共75条,总长7126公里(扣去重复里程)。1. 省会放射线8条,总长1852公里;2.地、市联接线13条,总长1639公里;3.市(地)县联接线22条,总长1991公里;4.省际联接线17条,总长893公里;5.县际及其它联接线15条,总长990公里。
县道 总长12696公里。
按技术等级分(截止1992年),全省有一级汽车专用线92公里,二级汽车专用线18公里,一级路28公里,二级路2806公里,三级路4612公里,四级路19116公里,等外路4009公里;中级路面13190公里,低级路面5492公里,无路面136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