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越鞠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越鞠丸
越鞠丸  yuèqiōngwán

亦稱“芎朮丸”。九藥。此藥以山栀、撫芎爲主。“山梔”亦名“越桃”,“撫芎”亦名“鞠藭”,故稱。佐藥有香附、蒼术、神麯等。主治胸悶腹脹,咳嗽痰多,氣滯食阻。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六鬱·越鞠丸》:“解諸鬱,又名芎术丸。”

越鞠丸

理气剂之一。出自《丹溪心法》。香附30克、苍术30克、川芎30克、神曲30克、栀子(炒)30克。为末,水泛为丸。马、牛等大动物常作为散剂服。马、牛200~350克;猪、羊40~80克。功能行气解郁。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证见肚腹胀满、气逆呕吐、水谷不消之实证者宜用。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川芎行气活血,以治血郁;六曲消食和胃,以治食郁;栀子清热除烦、以治火郁。气郁则湿聚痰生,若气机通畅,五郁得解、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化痰药物。
本方为通治六郁之剂。气郁偏重者,可加木香、槟榔、厚朴、枳壳等以加强行气解郁的作用:湿郁偏重者可加茯苓、泽泻以利湿;血郁偏重者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食郁偏重者可加麦芽、山楂以消导,甚至佐以槟榔、芒硝、大黄以通畅;火郁偏重者可加黄芩、黄连等以清热;痰郁偏重者,加半夏、胆南星、瓜蒌等以除痰。临证用于慢性胃肠病及消化不良,属于气滞、食积者, 有一定疗效。

越鞠丸

《丹溪心法》卷三方。又名芎术丸。苍术、香附、川芎、神曲、炒栀子各等分。为细末,水泛小丸,绿豆大。功能行气解郁。治气、血、痰、火、湿、食诸郁,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川芎行气活血,以治血郁;神曲消食和胃,以治食郁;栀子清热除烦,以治火郁。本方着重于行气解郁,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痛闷可除。

越鞠丸

越鞠丸

中医方剂名。出自《丹溪心法》。药物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功效:行气解郁。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胸膈胀闷不舒,烦躁易怒,两胁胀痛或刺痛,口苦泛酸,胃脘痞塞,呕恶痰多,食饮不化等。备注:可据临床病情,变更主药,或加味,亦可改丸为汤剂。

☚ 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 ☛

越鞠丸 《丹溪心法》卷三

【组方药物】 苍术 香附 抚芎 神曲 栀子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5味,为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6~9克,温水送下。亦常用作汤剂,水煎服。
【主要功效】 行气解郁。
【适应病证】 气、血、痰、火、湿、食等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
【临床验证】 1.肝炎:以本方加茵陈、板蓝根、苡仁治疗急性黄胆型肝炎34例。退黄最短7天,最长15天;降SGPr时间10~20天,疗效显著(《四川中医》1988,6:24)。2.溃疡病:以本方加柴胡、白芍、罂粟壳治疗溃疡病50例。结果:痊愈19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一般10天症状改善,20天症状消失(《湖南中医杂志》1989,1:9)。
【方义分析】 此为临床常用方。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活血行气,以治血郁;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栀子清热除烦,以治火郁;神曲消食和中,以治食郁。此方虽无治痰郁之品,然痰郁多由脾湿引起,并与气、火、食郁有关,所以方中不另设治痰药,诸郁解则痰郁自除,亦治病求本之意。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芎术丸”(《丹溪心法》卷三)。

越鞠丸

越鞠丸

出自《丹溪心法》,由苍术香附抚芎(川芎)神曲栀子各等分组成。有行气解郁之功。主治六郁,即气郁、血郁、痰郁、湿郁、食郁、火郁。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吞酸呕吐,饮食不化等。本方示以治郁大法,临证时可根据六郁之偏重,加减其用量,作汤剂服用。西医学称之为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而见如上症状者,均可以本方治之。每服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 冠心苏合丸   良附丸 ☛

越鞠丸yuèjūwán

❶又名芎术丸。《丹溪心法》方。苍术、香附、川芎、神曲、炒栀子各等分。水丸, 每服二至三钱。功能行气解郁。治气、血、痰、火、湿、食等郁结而致的胸膈痞闷, 或脘腹胀痛, 嘈杂吞酸, 饮食不化, 嗳气呕吐等症。
❷中成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香附(醋制)、川芎、栀子(炒)、苍术(炒)、六神曲(炒) 各200 克。制成丸剂。功能理气解郁, 宽中除满。用于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口服。一次6 ~ 9 克,一日2 次。

越鞠丸

越鞠丸

本方出自《丹溪心法》卷三。又名芎术丸。能统治六郁之证,是行气解郁的代表方。《古今医鉴》的加味越鞠丸,《医学正传》的六郁汤等系由本方衍化而来。方由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组成。为细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二至三钱,温开水送下。现用法为作汤剂,水煎服。功能行气解郁。主治气、血、痰、火、湿、食等郁结所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等。
本方为通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剂。气郁则多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 血郁则胸胁刺痛,痛有定处; 湿郁食滞则多见饮食不化,脘腹胀满、呕吐嗳气; 痰火郁结,阻滞中焦,升清降浊失常,则多见嘈杂吞酸。本方立意,重在行气解郁,使气行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亦易消解。方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本草求真》说:“香附专属开郁散气。”故为本方主要药物。川芎活血行气,以治血郁; 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 栀子清热除烦,以治火郁; 神曲消食和中,以治食郁。此方虽无治痰郁之品,然痰郁多由脾湿引起,并与气、火、食郁有关,方中不另设治痰药,此亦治病求本之意。本方重在行气解郁,故配伍行气药为主; 使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湿化,湿化则脾健,脾健则痰湿化,而火郁亦无由生矣。吴鹤皋说:“越鞠者,发越鞠郁之谓也。”本方可使郁结之气渐消缓散,得以发越,并为丸剂,故名越鞠丸。
本方对妇女痛经,或精神抑郁,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及肋间神经痛等,证属肝脾气郁者,均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本方所治诸郁均属实证,若为虚证郁滞,则不宜单独使用。
加味越鞠丸(《古今医鉴》卷四) 苍术(米泔浸,姜汁炒)四两,抚芎四两,香附(童便浸,炒)四两,神曲(炒)四两,栀子(炒黑)四两,橘红一两五钱,白术(炒)一两半,黄芩(炒)一两半,山楂(去核,蒸熟)一两半。为细末,稀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功能行气消食,清热解郁。主治诸痰、湿、气、火郁结,胸脘痞满胀痛,嗳气吞酸,不思饮食等。
六郁汤(《医学正传》卷八) 陈皮、半夏、川芎、苍术各一钱,赤茯苓、山栀各七分,香附二钱,砂仁、甘草各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功能燥湿化痰,行气解郁。主治痰湿郁滞,胸脘痞闷,呕吐上逆者。
越鞠二陈丸(《寿世保元》卷二) 苍术(米泔浸),山栀子(炒黑)、南芎、神曲(炒)、香附(童便炒)、山楂肉、陈皮、半夏(姜汁炒)、白茯苓(去皮)、海石、南星、天花粉各二两,枳壳(去穰,麸炒)一两五钱,甘草(炙)五钱。功能理气开胸,燥湿健脾。主治诸郁气滞,脾失健运,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者。

☚ 理气剂   半夏厚朴汤 ☛
000042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