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越调·天净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越调·天净沙》《越调·天净沙》
马致远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首小令历来为人传颂。它是一幅绝妙的秋色图,一幅天涯游子图。它用最典型的事物突出了秋的萧瑟和人与环境的孤独偏僻,创造了一种震撼人的心灵的意境。 时在深秋,草木枯萎,青藤叶黄,老树枝枯,群鸦归巢,吹着凄冷的西风,又是黄昏时候,一片肃杀秋气。一座窄桥,一条潺潺小溪,几座农舍,游子跨瘦马踽踽行于古道之上,是何等凄凉孤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用了同一句式,把一些事物摆放在一起,看似名词的堆积,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形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而每幅小画中又渗透着深沉凄凉的感情。 藤是攀沿树木而生的,枯藤自然是生长多年,只有老树才能承载。枯藤老树放在一起,不必用动词勾连二者关系,就自然明白。有了老树,乌鸦才能营巢。由 “昏鸦” 二字可想见乌鸦是在黄昏的时候归巢。如不用“昏” 字点出时间,乌鸦就不一定出现。所以可以说有 “昏” 才有鸦,有“树” 才有 “鸦”。无树,乌鸦无以做巢; 不是黄昏,乌鸦不会归巢。这是一幅苍凉的昏鸦归巢图。 “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一幅画面。既是小桥,可见桥下定是潺潺小溪,只能用“流水”配合。既然是小桥,出入者不会太多,不可能是参差十万家,只能是不多的“人家”,从而渲染了一种幽静气氛。这是一幅古朴的田园风景画。 “古道西风瘦马”。既是“古道”,可见早己荒废。又吹着萧瑟的秋风。在这样的路上,这样的天气里,只有瘦马驮着游子才显得色调一致,如果是肥马轻裘就不协调了。三种冷色形成了凄苦的情调。这是一幅游子倦游图。 散曲前三句从字面看纯是写景,而从选择的典型时空景物和相互之间的配合看,又无不句句抒情。这是悲苦感情的蓄积阶段。到了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才不可遏止的将全部情怀宣泄出来。这是前面景色对天涯倦客刺激的反响。时近岁末,太阳落山了,众鸟归林,“人家”也日入而息。独有游子跨瘦马踟蹰于坎坷古道之上,弃家抛子天涯流浪,不知何时是归期,这怎能不令人断肠?! 开头三句句式统一,而且都是先写自然事物: 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后写人物鸟兽: 昏鸦、人家、瘦马。句式整齐,音节铿锵,富有音乐美。 古人评这篇作品为 “秋思之祖” (周德清 《中原音韵》),“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还有的评它“纯是天籁”(王国维 《宋元戏曲考》),“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 (吴梅 《顾曲麈谈》)。“天籁”、“自然” 四字,可谓深中此作的神髓。它没有华丽的辞藻,繁多的故实,纯用白描手法。全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几乎不可句断。遣字用词十分精心,但又不见斧凿痕迹,似是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大巧若拙,自然天成,《秋思》 确实已臻艺术表现的完美境界。 越调·天净沙严忠济 这首小令,写出了作者对“权”的看法和保权的设想。 首二句突出了一个“权”字。“权”者,“官”也。元朝为异族统治,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对无权者——平民百姓,横征暴敛、百般压榨。据《元史》载,严忠济官至东平路行军万户,政绩显著。元世祖攻打南宋时,命其为帅,战功卓越,朝中大臣向皇帝进谏,说他威权太盛,因而被免官。严忠济在任职东平路时,曾向一些有钱人借贷,为他的部下臣民缴纳官税。到他免官后,债主纷纷前来讨还债务。这件事使作者感触颇深,他从自己当官掌权到免官失权,前后两种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中,深感无权之苦,世态炎凉皆以“权”为准绳,遂发出了“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的感叹。 “大丈夫时乖命蹇”,大丈夫指作者,时乖命蹇指仕途受阻。 末二句说出了作者的抱负。田文,战国时齐国贵族,人称孟尝君,门下食客甚众。他们为孟尝君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作者在失宠之后,也希望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小令以作者从为官到免官的经历中,深深领会到权的重要,提出了保权的设想,是一种失意官吏的情绪反映。但从侧面,可以想象到广大人民在异族统治下的悲惨生活。 这首小令从写作方法看,语言通俗易懂,近于口语,易于传唱,尤其是衬字的运用使语言更为自然流畅,也更富于表现力。 越调·天净沙无名氏 全曲五句,句句写景,以“一声新雁”关锁前后,描画出塞外的一片秋景,暗寓游子思乡之情:广平的沙漠,疏疏落落地丛生着黄绿斑斑的细草;一道弯曲的小溪,流水潺潺。这就是边塞之上清秋早寒天气。时令逼人思归,更何况南飞的新雁,一声划破长空,于是,此刻流落在塞外的游子,不论他是商旅,抑或是戍卒,都不能不翘首远望、归思难收了。但是,他看见的却是远处的青山,霜染的红叶;那天与山相连的碧空,朵朵朝霞,与平沙相映,呈现一片金黄。景色如画,情真意切,景中有人,静中有动。声情画意,都表达了一个思家望归者的思绪。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