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越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越南Vietnam

国名。在今中南半岛东部。东濒南海。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在红河三角洲建立瓯雒国,由瓯越和雒越两个部落合并而成。中国史籍中之占婆(又称林邑、环王、占城等),亦为越南古国。公元1054年李朝改国号为大越,以后几个王朝称安南或大越。1802年阮福映称帝,改国号为南越。后改称越南。1884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5年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54年以北纬17度为界,分为南、北两方。1975年南北统一,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

越南

漏瑜,字叔渝、大美,别号越南,明会稽人。著有《石轩集》。

潘佩珠/黎贵惇

☚ 稻田耕一郎   潘佩珠 ☛

越南

 前章已阐述了中国儒学在古代越南的传播、演变和发展。近代的越南,由于法国殖民者觊觎越南的野心由来已久,至十九世纪后半期侵略活动日趋加剧,终至《顺化条约》之签订,此后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曾侵入越南,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还是长达七十年左右。在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越南政治上丧失独立,经济上遭受剥削。在意识形态领域,法国殖民者极力设法消灭越南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思想文化。这样在越南传播时间长达千余年已成为民族传统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便成为矛头所向,他们把研究儒学的人视为亲华派多方进行压制。连在越南通行了千余年的汉字和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南文也宣布废除,而代之以拉丁化的文字,这为越南的儒学研究制造了文字上的障碍。年轻一代如不另外专修汉语已不再能阅读传统的儒家经典。1915年至1919年间越南中部和北部先后正式废除了科举考试制度,儒学不再是进身之阶,对广大士子也失去了吸引力。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改成了法、越文学校。汉文除私人教授外,学校不再开设。法国统治越南后还保送越南青年去法国留学以培植亲法势力,在越南本土则极力推行西方的文物制度,进而使人们相信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是落后保守的,应该抛弃。而中国1840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特别是1885年中法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中越之间几乎失掉了各种传统联系,这对于儒学在越南的衰落可说是一个重要的外因。
 但是儒学作为传统思想仍继续存在于社会上。越南人对儒学的研究也未间断过。一些文人不断地用此时越南拉丁化的国语翻译中国的“四书”,“五经”。法国殖民者虽极力灌输法国文化,但翻译法文的著述却极少。这时对儒学的研究虽不及前代,但也小有成果。如越南民族解放运动领袖之一的阮末名儒潘巢南(即潘佩珠),著有《孔学灯》一书,内容涉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对儒经不仅详加注释,而且译成越语,为阐述孔孟之道之专著。再如,这个时期阮超所著之《诸经考约》、《四出备讲》,杨琳所著《幼学教科书》及膺呈眶所著之《论语菁华》等书,皆阐扬儒学特别是儒家修身治国之道的专作,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至于越南历代文人以史学或文学形式阐扬孔孟之道的著作,留传于世者更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越南于1945年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时隔未至一个月,法国又在越南南方发动殖民主义战争,并于1946年组织起傀儡政权。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再度进行反抗殖民者的斗争。虽然越南民主共和国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但是对于包括儒学在内的文化遗产并没有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还曾打算从1951年起有系统地翻译各种中国书籍,但是因为战事频繁,无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孔子思想作更多的具体研究。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越南形成南北对峙。南越政权为了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传播,提倡尊孔读经,越南南方的儒学研究与学习相对活跃。学校里开设儒学课程,设置儒学研究机构,创办儒学研究刊物,修葺新建孔庙祀孔,以各种办法扩大孔子的社会影响。教育方面,南越中学各年级均设有汉学课程,每周三小时,选录古今书籍及圣贤格言进行讲授。西贡、顺化及大勒各地的大学也设有汉学讲座,顺代大学的汉学院由汉学家主持,以经学为主,词章为辅,培养汉学的专门人才。在儒学研究方面,南越在西贡成立了孔学会、亚洲文化协会、中越文化协会,在顺化成立了古学会。孔学会和古学会的成员以精通汉文的宿儒为主,不少是阮朝的进士、举人。孔学会办有《明新月刊》,是弘扬孔孟之道的刊物,还曾出版中越文对照的《明心宝鉴》一类的书籍。1955年成立于顺化的古学会性质与孔学会相同,以提倡孔学和保持越南传统文化为宗旨。该会出版中越文对照的古学季刊一种,内容也多为对“四书”、“五经”的阐扬。亚洲文化协会出版有《亚洲文化》月刊。1964年创刊号的发刊词,说明该会的崇旨为“进一步发扬越华的固有文化”。中越文化协会一九六四年成立,主席为李中庸。儒学研究的开展使新的译著时有出现,其中以陈仲金所撰《儒教》一书内容最为丰富。次为宝琴所撰之《宗儒》及《易经索义》。以前在越南流行之汉文经传,如《四书》、《孝经》、《三字经》、《明心宝鉴》等著作,现均有越文译本。谢清白译的《四书》和《明心宝鉴》,注解音释,颇为详尽。其中《明心宝鉴》一书在乡间流行甚广。此外还有阮孟保译的《易经》。由上所述,可见越南在二次大战以后,战事频仍、南北分裂,对孔子思想的研究进展不大,也缺少现代意识。

越南

中南半岛东部国家,北与中国接壤。海岸线长3260多km。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45年9月2日建国。国土面积329556km2,人口7690万(1998年1月)。首都河内。1950年1月18日与中国建交。国土南北长(1600多km),东西窄(最窄处仅50km)。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3/4。西北部黄连山的番西邦峰,海拔3142m,是全国最高峰,也是中南半岛上的最高点。境内河流1000多条。主要有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在越境内长250km;红河发源于中国云南省,在越境内长508km。属热带季风气候。绝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各地年降水量大都在1500mm以上。经济以农业为主,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28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0美元。1998年汇率:1美元=12998越盾。1998年工业总产值约1498608亿盾(约合115.47亿美元)。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1998年农业产值约为9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交通运输为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铁路(包括干线和支线)总长3220km,其中干线路长2700km。公路总长10多万km(其中1万km为国道,1.5万km为省道)。水运总长7000km。国家直接管辖有7大港口,1993年吞吐总量为1100万t。全国共有大、小机场90个,其中15个为民用机场,有3个国际机场。1993年客运量110万人次。1997/1998学年全国在校大、中、小学学生达2000万名,全国共有2万所三级普通学校、107所正规高等院校和8所民办高等院校。越南2003年人口8090万。国庆日9月2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454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550美元。通货膨胀率9.5%。城市失业率5.6%。工业、农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1%、21.76%。

越南Vietnam

约翰逊总统执政期间,美国以派军队到越南去援助南越政府取得胜利为由,入侵该国。这项计划使美国人民发生分裂,并最终导致各派发生对抗。许多美国人被派往越南作战,军费开支数额巨大,使美国人民感到愤怒,在国内引起混乱,并使美国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美国人民产生了不愿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的情绪。有些人试图以制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扩散为理由来为耗费巨大人力和物力作辩解。尼克松总统执政期间,和平最终在这个美军卷入 10年、令人头痛的地区实现。

越南

越南Yuenan

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国土南北狭长,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1984年),分属60多个民族,其中京族占89%。
全境4/5为山地和高原,地貌主要由长山山脉、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三部分组成,人们称它们是“一条扁担挑着两个谷筐”。长山山脉南北绵延1000多公里,构成越南地形的骨干,北部山体较窄,南部展宽为高原,并向海岸凸出,许多山峰超过2000米。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是人口、经济集中区。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海拔在2米以下,多河流、沼泽,是重要农耕区。沿海平原狭窄。有煤、铁、铬、铅、锌等多种矿藏。
越南原是一个农业国。独立前,肥沃的三角洲平原主要用于单一种植水稻,向国外出口。西贡(现名胡志明市)因大量出口稻米,被称为“米市”。湿热的气候利于作物生长,除种植水稻外,近些年在三角洲及周围发展了橡胶、甘蔗、咖啡、茶叶、烟草和油料作物。工业基础薄弱。60年代在北部新建了钢铁、机械、化工、有色金属采炼等部门。首都河内是个综合性工业城市,有机械制造、有色冶金、纺织等部门。太原在煤、铁资源基础上,建有一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海防是个重要工业城市,有造船、机械制造、水泥、化工等工业,还是河内的海上门户。

☚ 东南亚的资源和经济   老挝 ☛
越南

越南Yuenan

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东、南面临南海,西与老挝、柬埔寨相邻,北与中国接界,国土狭长,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人口6 380万,绝大部分为越族(即京族),还有岱依、傣、侬、苗等民族。地形起伏,山地、高原约占4/5。长山山脉纵贯西部边界。平原面积仅占全境1/5,北有红河三角洲,南有湄公河三角洲,沿海平原狭窄。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是越南最富饶、人口最集中的两个地区。湄公河河口地区海拔仅2米,为红树林生长区。中部长山山脉旧称“安南山脉”,山势北部高峻,向南逐渐降低;东坡陡峭,西坡平缓。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多,平均降水1 500毫米以上。一年有明显干、湿两季,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矿产较丰富,有煤、铁、铬、钛等。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大部分种植水稻,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和红河三角洲及沿海平原,素有“一条扁担(长山山脉)担着两个箩筐(两个三角洲)”之说。一年可以两熟,甚至三熟。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甘蔗、黄麻、茶叶、咖啡等,主要分布在平原与山地过渡区。首都河内是国家政治、经济中心,有轻纺、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部门,还是全国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胡志明市原名西贡,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过去因出口稻米而被誉为“米市”,市区距海80公里,涨潮时,海轮可直抵市内。海防市是河内的海上门户,全国第一大港,并有造船、机械制造等工业。太原是个重工业城市,主要有钢铁工业。


越南

☚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 ☛

越南Vict Nam

中南半岛东部国家。面积329556平方公里。人口6400万(1988年),越人占89%。首都河内。领土南北狭长,山地、高原占3/4。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稻米。红河、湄公河 三角洲为其经济重心。重要港市鸿基、海防、岘港、胡志明市。

越南

东南亚国家。北与中国接壤,西同老挝、柬埔寨为邻,东、南濒南海,与中国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隔海相望。地理位置重要。面积32.95万平方千米,人口6630万(1990年),兵力104.1万人(1991年)。1950年1月18日同中国建交。

越南

越南

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接中国,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部和东南部临南海。面积3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260公里。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山地和高原占全国面积的75%,平原占25%。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黄连山的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长山山脉南北纵贯于越南、老挝、柬埔寨边境。主要河流有北部的红河和南部的湄公河,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为平原。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5—10月为雨季,11—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在24℃左右。7—11月多台风。年均降水量平原地区为1500毫米以上,高原为2300毫米,山区可达3000毫米以上。首都6月平均气温为28.8℃,1月为 16.5℃。人口6200万(1987年),共60多个民族,其中京族占89%以上,其他还有岱、傣、芝、侬、瑶、土等族。通用越南语。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另外还有和好教、高台教。首都河内。旅游业较发达,共开辟了10个旅游重点区。

☚ 雅温得   越秀山 ☛

越南Viet Nam

全称越南民主共和国。为东南亚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其国土面积33.2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7 800万人(1998年),首都河内,货币名称越盾。越南是落后的农业国,长期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一以来始终未能摆脱经济困难,依赖外援维持国民经济运转。1979年侵柬后,外援骤减,致使经济日益恶化,被迫进行改革。1986年12月决定进一步调整经济政策,把力量集中于粮食、消费品和出口商品生产,把发展农业视为重要任务。此后,经济状况稍有好转,但仍面临许多困难。1989年国民收入为163 791.8亿盾,但人均收入仍在150美元上下,属于最不发达国家之列。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40%,一半以上为轻工业和手工业。长期存在资金、能源、原材料和零配件严重短缺的问题。矿藏种类多,主要有煤、铁、铬、锡等。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多。水力和渔业资源丰富。出产柚木、铁木和红木等名贵木材。外贸长期逆差。1990年同西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出口额达21.5亿卢布/美元,比1989年增长20%,其中大米、原油、咖啡、橡胶等占相当大的比重。进口额1990年比1989年增6.2%。主要进口机电设备、石油产品、化工产品及钢材等。同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80%。近年来外国投资显著增加,1992年头10个月批准了141个合资项目,吸收外资13.5亿美元,外资主要来自台湾、香港、法国、荷兰、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等地区和国家。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18亿美元,外债总额216.29亿美元,现值占国民收入的78%。1998年,其商品出口额为89.8亿美元,进口额110.11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256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60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30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80位;国际储备总额为19.86亿美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