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晋文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晋文公前697—

晋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前586—前628年在位。姬姓,名重耳。献公妃狐姬(戎族)所生。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因骊姬之谗,惧诛出奔,流亡十九年。随行谋士有狐偃、赵衰、贾佗、先轸等。曾先后到过狄、卫、齐、曹、宋、郑、楚、秦八国,渡过重重难关,经受种种磨炼,政治上渐趋成熟。前637年,由楚被迎至秦。次年晋惠公死,秦穆公派兵将其护送回国,立为晋文公。得国后,重用狐偃、赵衰等,明贤良、赏功劳、通商宽农,又整饬法纪,增强战备,把二军扩为三军,使晋国迅速走向强盛。二年(前635年),发兵平定周王室内乱,赶走占据洛邑(今河南洛阳东)的狄人,杀死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从而获得“尊王”旗号。五年,率军进至卫地,准备与北图中原的楚国展开决战。战前,说通宋邀来齐、秦联合对敌,又设法拆离曹、卫与楚的联盟,使楚孤立。战斗开始后,令晋军“退避三舍”至城濮(今山东甄城西南),赢得“曲在楚”的舆论。然后采用先弱后强、佯退诱敌、攻敌侧翼、两面夹击的战法,各个击破楚军,获得全胜。战后,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盟会诸侯,向周王室献楚俘一千名,兵车一百乘。周襄王派使者来贺,正式册命其为“侯伯”(霸主),并赐给赤色弓箭一百,黑色弓箭一千,表示授予征讨大权。七年,借口郑国从前对他无礼,且首鼠两端,同楚通好,乃联秦攻郑,包围郑都。后因秦军被郑人烛之武说退,晋亦退兵。后二年病故。

晋文公

晋文公

即重耳(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君、政治家,献公次子,春秋五霸之一。前636—前628年在位。因献公立幼子为嗣,杀申生,曾出奔在外十九年。后由秦穆公发兵护送回国,被立为晋君。在位期间曾平定周王朝的内乱,迎接周襄王复位,以“尊王”相号召,来提高自己在诸侯中的地位。

☚ 秦鹿逐翻兴社稷,楚骓推倒立封疆   义帝 ☛

晋文公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名重耳,献公之子。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在位。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大军送流亡在外19年的公子重耳回国即位的同时,秦国又派公子挚到晋军中做瓦解工作,秦、晋两军迅速攻占晋都。这时,晋国的国君晋怀公被杀,重耳即位,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在平定内乱后,整顿内政,扩充军队,使国力日益强盛。晋文公的霸业,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勤王”。公元前635年,周王室发生了王子带之乱,周襄王出居郑避难。晋文公出兵杀了王子带,又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迎周襄王复位,晋文公在中原诸侯中的威望更高了。二是城濮之战。自齐的霸业衰退后,楚国又成为中原的强大力量,晋与楚争夺霸权的斗争就成为迫切的任务,最紧迫的问题是扩充军队。公元前633年,晋国把军队扩大到三军,又确立了军中元帅的建制。在上、中、下三军中规定统帅中军者地位最高,即是中军之长,又是三军的统帅,故称为“元帅”,这是我国历史上元帅一词的最早使用。这样,野心勃勃的晋文公要称霸中原,就必须把打击的矛头指向楚国,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晋文公成为霸主。
晋文公

晋文公

名重耳。母为犬戎狐季姬。晋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初晋献公有子三人:申生、重耳、夷吾,皆有令名。后献公宠骊姬,欲立其子奚齐,遂逼死申生,逐走重耳、夷吾。重耳年四十三始出走,在外十九年,遍历狄、齐、曹、郑、楚、秦诸国。年六十二方在秦国支持下返回晋国为晋君。后受狐偃、赵衰、先轸等辅佐,助周襄王平其弟带之乱,城濮之战败楚而盟诸侯,一举奠定霸业。

☚ 壶公   晋献公 ☛

晋文公jìn wén gōng

〖名词〗
指晋文公重耳。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2)。《襄王不许请隧》: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晋文公已经帮助周襄王在郏复位。《鲁共公择言》:晋文公得南之威。——晋文公得到美人南之威。

晋文公前697—前628

春秋时晋国国君。姬姓,名重耳。前650—前638年在位。因献公立幼子为嗣,曾出奔。在位十九年(一说八年),由秦送回即位。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又平定周之内乱,迎接周襄王复位,以“尊王”相号召。城濮之战,大胜楚军;并在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大会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二个霸主。

晋文公

025 晋文公前697—前628

春秋时期晋国君。姬姓,名重耳,献公子。前636—前628年在位。初因献公立幼子为嗣,诛诸公子,出奔在外19年,后由秦送回即位。他任用贤臣,整顿内乱,作三军,增加军队,使国力强盛。接受狐偃“求诸侯莫如勤王”的建议,平定东周王室内乱,迎周襄王复位,以“尊王”相号召。联合宋、齐、秦与楚战于城濮,大胜楚军。又在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 大会诸侯,成为霸主。

☚ 齐桓公   子产 ☛

晋文公前697—前628

春秋时霸主晋国国君(前636—前628)。名重耳。因其父献公立幼子为嗣,曾流亡于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任用赵衰、狐偃等人,发展农业、手工业,加强军队,国力大增,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因平定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获“尊王”美名。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旋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会集诸侯,邀周天子参加,成为霸主。

晋文公前697~前628年

春秋时晋国国君。姬姓,名重耳。在位19年,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又平定周之内乱,迎接周襄王复位,以“尊王”相号召。城濮之战,大胜楚军;并在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大会诸侯,为春秋时期第二个霸主。

晋文公jin wen gong

named Chong’er,monarch of the State of the Jin Dynasty and first hegemonist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晋文公? -前627

春秋晋国国君。晋献公次子,名重耳。晋献公宠骊姬,杀死太子申生,重耳出奔狄。在外19年,于62岁时,靠秦穆公之力回归晋国执政。任用狐偃、赵衰、贾佗、先轸等贤能之人,历精图治,杀王子带,救纳周襄王,救宋破楚,继齐桓公之后而称霸诸侯。在位9年,谥文。

晋文公

见 重耳

晋文公前697—前628

春秋时晋国国君。姬姓,名重耳,晋献公子。前636—前628年在位。 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从。年三十三守蒲,十年后,遭骊姬之乱奔狄,在外十九年,游于齐、楚等国。前636年,由秦入晋即位。他整顿内政,施惠百姓,谋求霸业。前635年,平定周内乱,入襄王于周,以“尊王”。前632年,救宋,伐曹、卫,与楚战于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在践土(河南荥阳东北)盟会诸侯,周天子命晋侯为伯。从此,晋楚开始了争霸中原的长期斗争。在位九年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