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刺激电疗法
采用脉宽2ms,间歇5ms的方波脉冲电流,以超出一般治疗剂量的电流强度治疗疾病的方法,称超刺激电疗法。
Trabert等于60年代初期,通过实验筛选不同宽度与间歇的方波,确定脉冲宽度为2ms,间歇为5ms,频率为143Hz时,可用较大剂量,并以较少疗次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用100cm2电极时,电流强度峰值可达80mA,平均值约达23mA左右,此种电流称超刺激电流,亦称Trabert电流。治疗中应保持方波无畸变,故宜采用恒流输出式机器。
超刺激电流有明显的止痛与促进血循作用。其止痛作用可能是由于电流刺激神经粗纤维,从而关闭闸门;或因强电流刺激产生掩盖效应。以及因电流改善了血循、改善局部供氧、加速致痛物质排除。血循改善是由于轴突反射,抑制交感神经,以及使蛋白质变性分解,形成血管活性物质,继发引起血管扩张的结果。
治疗设备 可使用专门的超刺激电疗机,或其他能输出上述参数的低频治疗机(如多形波电疗机)。
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衬垫式电极,方法与直流电疗法同。由于治疗中电流较大,为防止电解产物刺激皮肤,故应在阴、阳两极衬垫上分别加用保护液(缓冲液)。阳极保护液的成分为:NaCl 4.8g,NaOH 0.8g加水至1000ml,阴极保护液的成分为NaCl 4.8g,稀HCl 6.3g (或用1%的冰醋酸)加水至1000ml。电极大小有5×5cm、6×8cm、8×12cm。取对置或并置电路,痛区接阴极。电流密度一般取0.2~0.3mA/cm2。治疗时,电流强度应迅速增大。大面积治疗时,在1分钟内增加至8~12mA,其后再增加至最大耐受量。如颈、胸、背部可用16~18mA,腰骶部用18~23mA;四肢关节用至10~15mA。治疗时间1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6~12次为一疗程。如三次无效则可改变方式。治疗时先有电麻感,其后有肌肉颤动,继之有皮肤充血。如皮肤反应过大,宜在局部涂以50%甘油酒精。本疗法也可采取水浴法进行。
主要适应证 肌痛,各种神经痛,神经炎,各种软组织损伤,各部位骨关节病,以及某些循环障碍疾病。
禁忌证 同低频电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