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赶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赶年gǎnnián

到年底:他是三岁两岁小孩呀?~都二十二啦!(独幕话剧《庄稼院里》)

赶年

土家族传统节日。又称调年会。时间在每年农历除夕的前一天,因比汉族过春节早一天,故称。关于赶年的来历,有几种说法: 一说明朝时,土家军提前过年征讨倭寇,立下战功,后人以此作为纪念; 一说倭寇扬言过年那天将来进犯,人们提前一天过年以便迎战; 一说土家先辈贫困,年三十还得给富人家做工,便提前过年,与家人团聚; 一说旧时每到年关,官军便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吃年饭以便逃生。节日那天,堂屋挂青布,用竹篮装上许多筷子,青布象征军营,筷子象征箭杆,以示不忘当年战争的情景。有的地方,吃年饭前由家长拿吹火筒在屋前屋后呜呜吹奏一阵,象征当年出征的号角。现在,该习俗仅在少数土家族人中流行。

赶年

赶年

土家人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称为过“赶年”。据说明代嘉靖年间,鄂西土司奉调沿海抗倭。在年底的一次战斗中,土家勇士为防敌人乘过年偷袭,便提前一天过年,以后渐成习俗。土家人过年时,堂屋用青布遮盖,祭祀的饭上放着腊肉、磁粑,上插松枝、梅花,并放一小竹篓子,内装筷子。据说青布表示军营,筷子表示箭,意味着过年也要防止敌人偷袭。有的人家过年后,全家老小背上衣服、被子等物,满山坡奔跑、躲藏。

☚ 土家族习俗   吃热饭 ☛
赶年

334 赶年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 (小进则在二十八日)。谓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有是称。据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土司田九峰奉命赴浙江征倭寇,为偷袭敌人,田九峰下令部队提前一天过年,在腊月三十日那天乘敌不备,出其不意,将倭寇打得大败。后世为纪念田九峰,相沿成俗,提前一天过年,遂演为节日。

☚ 端节   牛生日节 ☛

赶年

土家族民间节日。亦称过赶年。流行于鄂西、湘西、黔东北及川东南等土家族地区。每逢农历除夕前一天(腊月二十九日,小月二十八日),举行盛大节庆活动。相传古时土家村寨遭敌人进攻,时值春节前夕,遂提前一天匆忙过年,次日反攻敌营,获胜而归,又行节日娱乐活动,后世遂形成过两次年的风俗。又传,明代倭寇犯边,朝廷征调土家族子弟出征,恰逢除夕前一日,遂提前过年,后沿其例。节日中在野外阖家野炊,食※甑子饭与※合锅菜,以示纪念。又在神龛、大门、堂屋、柱子等上面插上腊梅与松柏枝条,表示在野外过年之意。节期中举行※摆手祭典、祭祀土王、天王、※赶仗、走亲串戚、集市贸易及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行期15天,至正月十五日结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