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铭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铭彝1906—

四川江津人
戏剧教育家。曾任上海戏剧专校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校务委员、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译有《在黑暗中》、《苏联的戏剧》、《布莱希特》(与夫人合译)等。
笔名:铭彝、木方、立三、立五、成之、成言、吕莲、林云、岳崧、莫理之、唐荫、逸、穆芳、穆维芳

赵铭彝

赵铭彝(1907— ) 张德龙主编 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第136页

赵铭彝

赵铭彝1907.1——

笔名有穆维芳、成之、成荫等。四川江津人。1925年中学毕业后,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当插班生。1926年到上海,先后在大夏大学和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读书。1928年入南国艺术学院,投身于南国社的戏剧艺术活动。曾随南国社到各地巡回演出。1929年与左明、陈白尘、陈凝秋等人组成摩登社,在《时事新报》副刊《戏剧运动》、《民国日报》副刊《戏剧旬刊》及《南国周报》上发表戏剧理论、剧评,并积极开展学校戏剧运动。1930年任摩登社组织部长,参加编辑《摩登月刊》。同年出版翻译戏剧集《在黑暗中》,包括三个犹太作家的独幕剧《夜》、《冬》、《被遗忘的灵魂》、《在黑暗中》。同年参加筹建左翼剧联,并任“剧联”党团成员.1932年任“剧联”第三届党团书记。在此前后,组织和领导成立了南京、南通、广州、青岛、武汉等地的“剧联”分盟或小组,领导大道剧社和工人蓝衫剧团。1933年,领导创办了《艺术新闻》周刊,翻译出版《苏联的演剧》,并参加筹建“剧联”的音乐小组,开展新音乐运动。此外,还参加编写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进行抗日宣传。1935年被捕入狱。1936年获释后,在上海从事影评活动,与尤竞、张庚等人联名发表《反对工部局禁止演剧通启》。后回四川,任重庆《新蜀报》编辑。1937年发起建立怒吼剧社,演出抗日戏剧。年底任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1943年参加筹建中国艺术剧社,任艺术委员会委员。1946年,先后任《民主报》副刊主编, 《民众时报》和《华西晚报》总编辑。建国后,先后任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校长,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为中国剧协理事。曾发表《左翼戏剧家联盟是怎样组成的》等十多篇话剧运动回忆录。

☚ 赵剑秋   赵清阁 ☛

赵铭彝1907~

话剧、电影评论家。江津县人。1923年就读于江津中学。1926年赴上海,先后人大夏大学和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次年入田汉创办的南国艺术学院,参与组织摩登社,开展戏剧运动。1930年出版翻译戏剧集 《在黑暗中》。1932年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书记,参加领导南京、广州、武汉等地及大道剧社活动,并参加建立左翼电影、音乐组织,写过大量评论文章。1934年摘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我的艺术生活》片断,为中国最早介绍斯氏表演理论的译稿。次年在重庆参加发起组织 “重庆救国会”,并任 《新蜀报》 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与萧崇素负责重庆市抗敌后援会的戏剧工作,参加导演话剧。1937年成立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时被选为理事。1942年《戏剧月刊》在重庆创刊,任编委。年底中国艺术剧社成立,任艺术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重庆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校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有 《左翼戏剧家联盟是怎样组成的》 等10余种回忆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