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赵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首 (词)宋·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 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共2首 (词)宋· 欺寒冲暖,占早争春,江梅又破南枝。 向晚阴凝,偏宜映月临池。 天然莹肌秀骨,笑等闲、桃李芳菲。 劳梦想,似玉人羞懒,弄粉妆迟。 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 寄远丁宁,折赠陇首相思。 前村夜来雪里,殢东君、须索饶伊。 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 (词)宋·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 沉沉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 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 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 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 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 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共1首 (词)宋· 绛烛朱笼相随映。驰绣毂、尘清香衬。 万金光射龙轩莹。绕端门、瑞雷轻振。 元宵为开圣景。严敷坐、观灯锡庆。 帝家华英乘春兴。搴珠帘、望尧瞻舜。 共1首 (词)宋· 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馀。 淮波寒重雨疏疏。 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 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 梦魂惊起转嗟吁。 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 共1首 (词)宋· 紫阙岧峣,绀宇邃深,望极绛河清浅。 霜月流天,锁穹隆光满。 水晶宫、金琐龙盘,玳瑁帘、玉钩云捲。 动深思,秋籁萧萧,比人世、倍清燕。 瑶阶迥。 玉签鸣,渐秘省引水,辘轳声转。 鸡人唱晓,促铜壶银箭。 拂晨光、宫柳烟微,荡瑞色、御炉香散。 从宸游,前后争趋,向金銮殿。 共1首 (词)宋· 玉京曾忆旧繁华。 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共1首 (词)宋· 上元赐公师宰执观灯御筵,遵故事也。卿初获御座,以满庭芳词来上,因俯同其韵以赐。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 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 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 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采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 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 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 从兹庆,都俞赓载,千岁乐昌辰。 共1首 (词)宋· 孟婆且与我、做些方便。 共1首 (词)宋· 帘旌微动,峭寒天气,龙池冰泮。 杏花笑吐香犹浅。 又还是、春将半。 清歌妙舞从头按。 等芳时开宴。 记去年、对著东风,曾许不负莺花愿。 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著名书画家。神宗子,哲宗时封端王。在位期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宣和七年底,传位于儿子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和钦宗同被金兵俘虏:后卒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善画花鸟, 相传用生漆点鸟眼,尤为生动。亦工书法,初学黄庭坚,后自成一体,笔势遒劲,号为“瘦金书”,传有真书及草书《千字文卷》等墨迹。山水、人物、墨竹、花石等无不精工极妍,刻画人微。画有《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瑞鹤图》、《听琴图》、《文会图》、《雪山归棹图》等。还临摹有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曾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搜罗绘画人才,广收文物书画,下令编撰《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等。 ☚ 米友仁 王希孟 ☛ 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丰八年(1085)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无嗣,佶以弟继位。初号建中靖国,调和熙宁、元丰与元祐间的党争。不久即改元崇宁,任蔡京为相,以绍述神宗为名,立元祐党人碑,变乱新法,国政日非。宣和二年(1120),遣使约金攻辽,成为导致北宋灭亡的祸因。宣和七年(1125),金灭辽后乘势南下,进逼汴京。赵佶传位赵桓,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北宋沦亡后,赵佶、赵桓俱被掳北迁。绍兴五年(1135),赵佶卒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年五十四。赵佶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擅书法,创“瘦金体”。工花鸟,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等。能诗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徽宗天才甚高,于诗文外,尤工长短句。”徐釚《词苑丛谈》卷六:“徽宗北辕后,赋《燕山亭·杏花》一阕,哀情哽咽,仿佛南唐李主,令人不忍多听。”王国维《人间词话》称李后主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诗词杂俎》有《宋徽宗宫词》一卷(《十家宫词》作三卷)、《彊村丛书》有曹元忠辑《宋徽宗词》一卷。 ☚ 孙觌 周紫芝 ☛ 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徽宗,神宗第十一子,建中靖国辛已即帝位。性极聪慧,举凡吹弹书画、声歌辞赋,乃至犬马服饰之事无不精擅。然以引用蔡京、朱勔、童贯等佞臣,沉迷于苑囿宫观奢靡之乐,不恤民情,致国政废驰,变乱迭生;又适金人雄起北方,大举寇边,连陷州郡,遂禅位皇太子桓(是为钦宗),在位二十五年;靖康二年(1127),金兵陷汴京,被掳北上,卒于五国城。工词,有近人曹元忠辑《宋徽宗词》得十七首,未俘前所作艳美旖旎,被俘后的二首则悲怆深挚,曲回凄惋,满怀家国沦亡之痛,可与李煜词并读。 ☚ 周紫芝 李纲 ☛ 赵佶 赵佶宋徽宗皇帝。书中称“徽宗”。《金瓶梅》故事即假托发生在他即位的政和、重和、宣和年间。故事时代背景是“朝中宠信高(俅)、杨(戬)、童(贯)、蔡(京)四个奸臣,以致天下大乱,黎民失业,百姓倒悬……”(第一回)。小说中曾直接写到西门庆升级时上东京朝奏谢恩见驾事,说他既“才俊过人”,又“爱色贪杯”,“从十八岁登基,即位二十五年,倒改了五遭年号”云云(第七十一回)。后金兵入犯,抢至腹地,他着了慌,“与大臣计议,差官往北国讲和,情愿每年输纳岁币金银彩帛数百万。”一面传位与太子登基,他则自称太上道君皇帝。退居龙德宫(第九十九回)。最终他被金人虏而北去(第一百回)。 ☚ 皇帝、宫妃、皇亲 赵桓 ☛ 赵佶1082~1135宋代皇帝,即宋徽宗。撰有《圣济经》十卷,并曾下诏校正《证类本草》、编修《圣济总录》等,对医学颇为关注。 赵佶1082—1135字佶。宋神宗之子,即宋徽宗,于元符三年(1100) 正月,继帝位。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传帝位于太子赵恒,自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靖康二年(1127),金兵破汴京被俘,押赴北上。次年八月至金国都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封“昏德公”。建炎四年(1130),由韩州被徙至五国城 (松花江下游)。绍兴五年(1135)四月卒,年五十四岁。其工诗赋,善书画。自流移塞北以来,伤时感事,时有歌咏,积千有余首。 赵佶北宋书画家。即宋徽宗。1082年生,1135年去世。擅书法,自创“瘦金体”。工花鸟,重视写生,以精工逼真著称。也擅山水和人物。1100~1125年间在位,1127年与钦宗被金人所俘。1111年作《筠庄纵鹤图》。1112年作《瑞鹤图》卷,上绘20只丹顶鹤(51cm×138.2cm)。作有《芙蓉锦鸡图》轴(81.5cm×53.6cm)。《听琴曲》轴(147.2cm×51.3cm)。《腊梅双禽图》(25.8cm×26.1cm)。《雪江归棹图》卷(30.3cm×190.8cm)。《枇杷山鸟图》(22.6cm×24.5cm)。《祥龙石图》卷(53.8cm×127.5cm)。《柳鸦图》卷(34cm×223.2cm)。 赵佶 420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神宗第十一子。哲宗时封为端王。宋代书画家。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在位(1101—1125)间,腐朽昏庸,任用权奸,穷极土木,大建宫观。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惟专心绘事,广收书画古物,取古今名人所画,上自曹不兴,下至黄居寀集一百帙,列二十四门,总一千五百件,名曰《宣和睿览集》,又罗致画家,扩充翰林画院,并将画院列于其他各院(书、琴、棋等)之上,用科举办法选拔画家。令文臣编辑《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等。仅 《宣和画谱》就有20卷,包括231家,6396件作品。赵佶绘画重视写生,以工细双勾花鸟画著称,《画继》称其“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今传赵佶作品多为画院高手代笔,自题款署名,常署“天下第一人”,押“天水”、“宣和”、“政和”小玺。如《芙蓉锦鸡图》(有专条,藏故宫博物院)、《腊梅山禽图》等皆是。《柳塘芦雁图》(藏上海博物馆)和《四禽图》公认为赵所画。又有《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创瘦劲锋利如 “屈铁断金”的“瘦金体”。亦书狂草。传有真书及草书《千字文卷》等书迹。 ☚ 王庭筠 张择端 ☛ 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书画家。他在位期间,有意提高书画的地位,把书画正式列入国家科举制,出题取仕。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常去课堂指导创作。本人在书画方面有较高造诣,创瘦金书。绘画强调法度,追求逼真,精密不苟。他在位期间令文臣编纂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博古图》等书。今存有赵佶题字的作品不下几十件,但哪些是亲笔,哪些是代笔,迄无定论。作品主要有《芙蓉锦鸡图》、《祥龙石》、《柳鸭芦雁》等(见彩色图版)。 ☚ 米芾 张择端 ☛ 赵佶 赵佶Zhaoji 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政治上昏庸无能,任用佞臣,对内搜刮无度,无休止建造豪华的宫室园圃,对辽金侵扰屈辱求和,最后导致“靖康之变”,后死在五国城。但他酷爱绘画,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搜罗、鉴定宫廷藏画,编《宣和画谱》。赵佶的书法学薛稷,行笔坚挺劲美,称为 “瘦金书”。善画花竹翎毛和水墨花卉,他重视写实,极力主张构思要不落陈套,现今传为他的作品多数为细腻柔丽的典型宫廷花鸟画,如《瑞鹤图》、《腊梅山禽图》、《芙蓉锦鸡图》等,还有人物画如《听琴图》等。赵佶所作《芙蓉锦鸡图》描绘一只锦鸡落在芙蓉花枝上,锦鸡凝神注目的神态,芙蓉花娇弱妩媚的姿容,都十分生动。 芙蓉锦鸡图 赵佶 ☚ 崔白 文同 ☛ 赵佶1082—1135即北宋徽宗。北宋书画家。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搜罗绘画人材,使文臣编辑书画文物资料,并亲自过问翰林图书院。书法自创一种“瘦金体。”绘画重视写生,注重“法度”、“形似”,以精逼真著称。存世的画迹有《芙蓉锦鸡图》、《四禽》等。参见“历史”中的“宋徽宗”和“书法,篆刻”中的“赵佶”。 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在位25年(1101—1125)。书画家。书学黄庭坚,后创“瘦金体”,自成一家。善画人物、花鸟、墨竹,尤为专善翎毛,栩栩有生意。他把书画列入国家科举制,出题取仕,并亲管翰林画院。其御府藏书画百倍先朝,号称古今名人新画1500件,编成《宣和睿览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对兴书画,培养艺术人才,推动宫廷绘画,繁荣文化有一定贡献。其绘画为工至甚,精密不苟。传世之作《芙蓉锦鸡图》(绢本设色,藏故宫博物院),绘一只锦鸡落在芙蓉花枝上,花枝有摇曳动荡之感,锦鸡羽毛、毛翎班纹华丽,注目神态如生,芙蓉娇媚姿容,生动感人,可称为形神兼备之佳作。故宫博物院藏有《听琴图》,枝叶郁茂苍松一株,旁有翠竹数竿,松下设石墩,一人危坐弹琴,左右各一人双坐侧耳倾听,一童子拱手侍立。松风琴声悠扬,听琴人俯首凝神静听,松下香炉青烟袅袅,鸣响着乐音优雅之境界,显示着宫廷尊卑色彩。然徽宗拙于治国,政事腐败,终致国破身虏,千古遗恨。故宫博物院所藏《芙蓉锦鸡图》、《听琴图》、《摹周防虢国夫人出游图》,以及藏上海博物馆的《红蓼水蓠图》、《千字文》等均有印本传世。 ☚ 巨然 米芾 ☛ 赵佶 赵佶赵佶 (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书画家,神宗之子,哲宗时封为端王。即位前,独好研修丹青,图史射御。同王诜、赵令穰、黄庭坚、吴元瑜等交往。 ☚ 米芾 赵孟頫 ☛ 赵佶 赵佶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书画家,神宗之子,哲宗时封为端王。即位前,独好研修丹青,图史射御。同王诜、赵令穰、黄庭坚、吴元瑜等交往。 ☚ 米芾 赵孟頫 ☛ 赵佶1082~1135Zhao JiHuizong Emperor of the Song Dynasty,also poet,calligrapher and painter of the Song Dynasty.Works: Writing on Wall While in the North,Palace Lyrics of Huizong Emperor of the Song Dynasty,etc.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皇帝、著名书画家。神宗第十一子。公元1100—1125年在位。哲宗时封端王。即位后任用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童贯等佞臣主持国政,陷害忠良。他穷奢极欲,兴建华阳宫等宫殿,搜括江南奇花怪石,称“花石纲”,于京师筑园,名“寿山艮岳”,激发了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底,金兵来攻,惧于战祸,遂传位与赵桓(宋钦宗),自称为道君太上皇帝。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他和钦宗同被金兵所俘,北宋灭亡。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时,广收古物古画,扩充翰林图画院,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他对艺术颇有造诣,书法别具风格,正书称“瘦金书”,绘画长于花鸟,以工细逼真著称。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图》、《雪江归棹图》,书法有《千字文卷》。 赵佶见“宋徽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