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佗?—前137

南越国王。秦大兴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秦始皇南征百越时,随任嚣略定南海、桂林郡。秦二世时,任龙川县令。任嚣弥留之际,托其继任南海郡尉。秦时先后两次攻瓯骆,兼并桂林、象郡,建南越国。公元前206年,自立为南越武王,国力强盛。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遣陆贾出使招抚之,受爵为南越王。吕后时,禁关市输铁器于越,遂叛汉自称南越武帝,并举兵攻长沙边邑。汉派周灶击南越。文帝元年(前180年),周灶罢兵。南越以兵威财物兼施,诱逼闽越、西瓯、骆越等属役,遂成东西万里之大国。翌年,文帝再遣陆贾出使南越并致其书。自是,南越归汉,长为藩属,称臣奉贡。

赵佗

秦汉岭南地方政权首领。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与秦将任嚣出征岭南(今两广一带), 后任龙川县令。秦末继任南海尉,并乘机兼并桂林、象(今广西境)二郡,闭关自守。秦亡后,立“南越王国”自号“南越武王”。对内“不用汉法”; 并“和辑百越” 各部, 委派越人部落首领为各地将吏;尊重各族风俗习尚, 带头“魋结、箕踞”变服,提倡与各族通婚,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使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社会日趋安定,受各部尊为“蛮夷大长”。后归属汉朝受封“南越王”, 开放与中原贸易的交通。汉高祖死后吕后擅权, 以中断贸易相要挟, 迫其臣属。不服, 遂自为“南越武帝”, 发兵与汉朝抗衡。汉文帝即位(前179)后,取消吕后禁令,再派陆贾出使修好,岭南复归汉朝。在岭南历经四十余年, 为祖国南疆的开拓和各民族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赵佗?~前137

南越国王。秦大兴真定(今属河北正定县)人。曾随秦始皇南征百越,历任龙川县令,南海郡尉。汉高组元年(公元前206)年自立为南越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被汉高祖招抚封爵为南越王。吕后时期,又背叛汉朝, 自称为南越武帝,并以兵将威猛和财物兼施方法,诱逼闽越、西瓯、骆越等国归属于他,逐渐成为东西方向的大国,后又归降汉朝,称臣奉贡。

赵佗?—前137

南越国君,自称蛮夷大长。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时曾佐尉屠睢攻越,后为南海郡龙川县令。秦末农民起义席卷中原,时郡尉嚣病亟,令其代行南海尉事,授计绝秦通越之道,自守待变。后趁秦亡楚汉相争之机,兼并南海、桂林、象三郡,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封南越王,赐玉玺,与汉“剖符通使”,应允“和集百越,不为边患”。吕后执政后,禁铁器、牲畜等物输入南越,并削去南越王名号。乃与汉绝,“乘黄屋左纛”,以帝制自尊,与中央王朝统治者分庭抗礼。又以财物贿赂闽越、西瓯和骆越,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据地“东西万余里,兵甲百余万”,兵迫长沙边邑,与南下官军抗衡。文帝继位后,遣使入越修好,恢复通使。佗遂取消帝制,重申“愿奉明治,长为藩臣,复修职贡”。经孝、景之世,常遣使入朝,守约不移。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卒,寿逾百岁。

赵佗? —前137

即尉佗。南越国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初任南海郡龙川县令。秦二世时(前210—前207),为南海尉。秦亡,其遣兵攻并桂林、南海、象郡,建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高祖十一年 (前196),遣陆贾前往招抚,封佗为南越王,与其剖符定约,互通使节。吕后时(前187—前180),背汉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文帝时(前180—前157) 再遣陆贾前往招抚。景帝时 (前157—前141),附汉称臣。然其居国窃如故号名,其使天子,称王朝命,如诸侯。建元四年(前137)卒。

赵佗?—前137

秦真定(治今河北正定县南)人。奏二世时为南海郡龙川令,行南海尉事。秦末战乱时,拥兵割据南海、桂林、象郡, 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刘邦称帝后,遣陆贾说佗称藩归附,封其为南越王。吕后时,佗因汉限制铁器、牲畜贸易,宣布独立,自称南越武帝。汉文帝立,复使陆贾往说佗去帝号、称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