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介1344—1389
字伯贞。番禺(今广东广州)人。 博通六籍与佛、道典籍,与南海李齐名。黄哲赠之诗云“夷白(指李)抗浮云,临清(指赵)延素赏。何因继芳躅,一邱同偃仰”,可见其不慕名利之风致。有司屡次推荐为官,皆固辞。好诗,行常以囊自随,遇美景,则赋诗投囊中,日往来西樵云石间,不肯出仕。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1389),坐累(可能因孙蕡涉及蓝玉党案)被逮入京,死于南昌舟次。介善于以七言歌行或七言律诗、七言绝句描写富于色彩之明丽景物。如其《怀仙吟题玉枢经卷后》、《南楼对月》或写超凡脱俗之仙境,或写清秋空明之月色,都写得玲珑剔透,如:“夜上南楼看月色,水晶帘卷银河碧。冰轮倒射沧波寒,对此清光是何夕? 举酒邀月真吾俦,夜长不用秉烛游,万里凉风满襟袖,洞庭七泽涵清秋。秋声冷拂珊瑚树,湘娥鼓瑟鲛人语……”(《南楼对月》)给读者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之感。有《临清集》二卷,已佚,其作品多见于《广州四先生诗》中。《明史》卷二八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