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人患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 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 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乎? 无鸡者, 弗食鸡则已耳, 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郁离子·枸橼》


 【注释】
 ①赵:战国七雄之一。②中山:古国名,春秋时白狄别族所建立,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③盍:何不。④若: 你。⑤垣墉(yuanyong):墙。
 【意译】
 赵国有个人讨厌老鼠,就到中山国去找猫,中山国人送给他一只。这猫既善于捕鼠又善于吃鸡,一个月下来,老鼠灭尽可鸡也被吃光。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就问他父亲说:“为何不赶走这只猫?”父亲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担心的是鼠害,而不在于无鸡。有老鼠就要偷我们的粮食,咬破我们的衣服,还要打通墙壁,毁坏器物,我们将要饥寒交迫,这不比无鸡更有害么?无鸡, 就不吃鸡罢了, 但不至于挨饿受冻, 为什么要赶走这只猫呢?”
 【解说】
 刘伯温懂点朴素的辩证法,他借“父”对“子”说了一通颇具哲理的话。什么样的猫才配说好猫?无疑,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中山猫善捕鼠但也善捉鸡,看来是只馋猫,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对这种类型的物或人要作评价确非易事。父与子对中山猫的两种不同看法,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从理论上来说,中山猫最好只吃鼠而不偷鸡;当事实不可能如此时,我们就要注意到有缺点的“猫”其优点能否发挥作用。赵人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既然能除掉鼠患,几只鸡就在所不惜了。这是“父”的“价值取向”。他这样的取向是在全面衡量利害得失后作出的:“夫有鼠……我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若以此推广到用人,其实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和“父”相比,“子”则顾及一点,不及其余,显然十分片面。
 【相关名言】
 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

——吕不韦


 不以一 (sheng)掩大德。

——左丘明


寓言《赵人患鼠》意译和解说 - 古代寓言 - 可可诗词网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 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 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乎? 无鸡者, 弗食鸡则已耳, 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郁离子·枸橼》


 【注释】
 ①赵:战国七雄之一。②中山:古国名,春秋时白狄别族所建立,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③盍:何不。④若: 你。⑤垣墉(yuanyong):墙。
 【意译】
 赵国有个人讨厌老鼠,就到中山国去找猫,中山国人送给他一只。这猫既善于捕鼠又善于吃鸡,一个月下来,老鼠灭尽可鸡也被吃光。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就问他父亲说:“为何不赶走这只猫?”父亲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担心的是鼠害,而不在于无鸡。有老鼠就要偷我们的粮食,咬破我们的衣服,还要打通墙壁,毁坏器物,我们将要饥寒交迫,这不比无鸡更有害么?无鸡, 就不吃鸡罢了, 但不至于挨饿受冻, 为什么要赶走这只猫呢?”
 【解说】
 刘伯温懂点朴素的辩证法,他借“父”对“子”说了一通颇具哲理的话。什么样的猫才配说好猫?无疑,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中山猫善捕鼠但也善捉鸡,看来是只馋猫,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对这种类型的物或人要作评价确非易事。父与子对中山猫的两种不同看法,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从理论上来说,中山猫最好只吃鼠而不偷鸡;当事实不可能如此时,我们就要注意到有缺点的“猫”其优点能否发挥作用。赵人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既然能除掉鼠患,几只鸡就在所不惜了。这是“父”的“价值取向”。他这样的取向是在全面衡量利害得失后作出的:“夫有鼠……我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若以此推广到用人,其实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和“父”相比,“子”则顾及一点,不及其余,显然十分片面。
 【相关名言】
 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

——吕不韦


 不以一 (sheng)掩大德。

——左丘明


《赵人患鼠》全文和鉴赏 - 古代微型小说 - 可可诗词网

赵人患鼠

 

·刘基·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无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郁离子》〕

●●
 本篇取材于生活中的小事,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猫的确既吃鼠也吃鸡,还要不要猫呢?有猫则无鼠无鸡,无猫则有鼠有鸡。“两弊相权取其轻”,其父是很懂得这一道理的。其父说:老鼠偷我的粮食吃,毁坏我穿的衣服,洞穿我的房屋,坏伤我的器具用品,这样我就会受饥受寒;没有鸡,大不了不吃鸡罢了,根本谈不上受饥寒。其父讨厌担忧的是老鼠而不在乎没有鸡。道理讲得很透彻,所以其父最后说: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要扔掉猫呢?
 刘基的目的当然不在于讲猫、鼠、鸡之间的关系,而是通过猫鼠鸡的比喻,讲如何用人,讲的是用人之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话很多人都会说,但要真正用起人来,还是唯求完人,最好这个人什么缺点也没有,什么错误也不会犯;被用的人一旦有了缺点和错误,唯一的办法只会像赵人之子所说的:“为什么不扔掉他?”
 用人,要用人之长,对他的短处就不必多所指摘。有的人,往往优点冒尖缺点也冒尖,像文中的猫一样,“月余,鼠尽而鸡亦尽”。要能容纳这样的人的确需要很大的肚量。赵父能容之,是因为赵父之患在“鼠”而不在乎“无鸡”,本来饲养猫就是让它捕鼠的,这只猫很善于捕鼠,与用猫的目标相一致,还要苛求它什么呢?猫吃鸡当然不好,但可以用其他办法防范猫吃鸡,但不能去掉猫。这就是刘基在本篇中告诉我们的具有辩证意义的思想方法。

《赵人患鼠》原文、注释和解析 - 可可诗词网

《赵人患鼠》

明·刘基2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3。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4?”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5。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6,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1本文至《良桐为琴》等四篇,均选自《郁离子》,标题均为后人所加。赵:战国时赵国。2刘基(1311-1375):明初文学家,有《诚意伯集》。3中山:战国时的中山国,在今河北正定一带。4盍(he):何不。5是:此。若:你。6垣墉(yuan yong):墙。

【析点】 凡事,往往有一利则有一弊。“赵人”因“患鼠”而“乞”得“中山人”之猫,而其所获之果是“鼠尽”“鸡亦尽”。显然,“鼠尽”是一利,而“鸡亦尽’则是一弊。“其子”为除弊拟“去”猫,“其父”不同意,且说出诸多理由,认为留下猫利大于弊。父子之见,孰是孰非,不言而喻。事情虽小,给人的启示却大,而且对今人仍有教益。凡事既有利弊,便应权衡,利大于弊则可行,弊大于利则当止,如是而已。

不过,一切事物并非有“利”必有“弊”,唯物辩证地看问题,利和弊也绝非永远一成不变,在一定的条件下,利和弊是可以转换的。具体到这则故事,“赵人”能否既不“去”猫又能保全鸡呢? 看来阅读一篇寄寓哲理的古代短文,又何妨作一下深究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