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黄中国本草学家。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人。1883年生,1960年去世。1905年赴日留学,1907年与王焕文等人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中华药学会(即中国药学会前身),并任书记。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卫生局科长,卫生司科长、代理司长。1915年后,一直从事药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任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上海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中法大学、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医研究所、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教授、研究员,中国药学会理事等。代表作品有:《中国新本草图志》(第1集第1卷)(1931)、《中国新本草图志》(第2集第2卷)(1932)、《现代本草生药学》(1934)、《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别集之一)(1936)、《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别集之二)(1937)、《蒙古本草之原植物(中德文)》(1942)、《回顾历代本草沿革概况与研究国产生药的意见》(1951)、《本草纲目之版本》(1955)、《中国历代本草简介》(1956)、《神农本草经三品异同考》(1957)、《唐慎微及其著作<证类本草>》(1958)、《药用黄耆的本草药及生药学研究》(1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