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依性麻木
本病是指全身或半身肢体麻木,肌肉萎缩为特征的一种赫依性疾病,又称“全身干枯症”或“半身干枯症”。
本病发病机理是由于赫依偏盛,普行赫依同希拉合并与能合巴达干相搏后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导致白脉传导阻滞所致。本病因病势强弱不同,在任何一肢局部出现僵直现象,或一肢甚或全身沿白脉循行部位出现感觉不良,筋腱和肌肉失养而萎缩或枯瘦。身心过劳,睡眠不足,大量失血,受强风寒刺激,长期居住潮湿之处及某些热病余热渗于白脉等,均为诱发本病因素。
开始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赫依痹病样症状,肌肉和骨节游走性痠楚,用手按摩或推捏则稍舒。同时,任何一肢从肩部到指趾端,沿白脉循行部位出现酥麻感。随病势日益加重,出现患肢肌肉明显弛缓、感觉迟钝,活动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则出现肌肉萎缩、麻木,以至活动功能完全丧失。脉多呈芤象。若巴达干偏盛,则出现缓脉,合并恶血或黄水则呈数脉,舌红而糙。一般说来,巴达干偏盛者,虽然疼痛轻微,但病势缠绵;合并恶血或黄水者,则疼痛明显。
治疗总原则是在镇赫依活血舒筋前提下,区别不同证候随症施治,药物可投《蒙医内科学》之十五味肉豆蔻散用羊肉汤送服,并将加味舒筋汤煎于羊肉汤中服之。若合并恶血或黄水者,宜投如意至宝丸或十三味大鹏金翅丸,用舒筋五味汤送服,在舒筋五味汤加光明盐、干姜各1g内服。视患者体质情况,可适当使用泻剂以利气之运行。除内服药,应酌情配合外治。如:加马骨的五花甘露汤温浴及“赫依性僵直”条所载的马骨乳清施以热敷或浸渍;或取肉豆蔻散用芝麻油调敷于赫依总穴或患部,并加以按摩揉擦,则奏改善血行、营养白脉之功。亦可取赫依总穴或患肢之有关穴位施以温针或灸疗。饮食起居方面,忌用寒、轻、糙性之品,宜择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