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
位于江西的南部,赣江上游,简称赣南。东临福建三明市和龙岩地区,南接广东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郴州市,北连吉安、抚州两地区。全市与外省相邻的边际县11个,乡镇72个。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全市耕地、山地、水面、道路、农舍的布局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水量1605毫米,无霜期平均288天。市内地形呈周高中低,南高于北,山峦起伏,河溪密布的地貌。最高点崇义县齐云山海拔2061.3米,最低处赣县湖江乡张屋村海拔82米。全区按地貌来分,丘陵占3/5,山地和平原丘岗各占1/5。
全市现辖2市1区15县,即章贡区、瑞金市、南康市、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赣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安远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其中后八个县为国家贫困县)。市政府驻章贡区。全市共有乡(镇、办事处)365个,其中乡257个、镇104个、街道办事处4个。有村民委员会4310个、居民委员会275个,49431个村民小组。
全市现有总人口755.62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农业人口为637.49万人,占84.37%,其中贫困人口70余万人。境内计有汉族人口701.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9.2%,有畲、回、壮、瑶、满等少数民族29个。
赣州市是世界客家人聚居中心之一。全市有近万名华侨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系全省重点侨乡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夕,该市随蒋经国去台人员达2万多人,至今赣南籍在台人员已超过10万人,其中在军政界、经济界的知名人士至少有800多人。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万公里,境内有105、323、319、206等国道线;京九铁路贯通赣南7个县(市),总长262公里;赣州黄金机场已扩建成4C级机场,可起降B37飞机, 已开通至南昌、广州、厦门、深圳、南京、珠海航班;全市已实现县以上通讯市内电话交换程控化、长途电话传输数字化,海关、商检、口岸等涉外机构已建成并有效开展工作。
全市土地面积5897.5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83.7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9.9%;山林地4465.19万亩,占77.4%;水面196.19万亩,占3.3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65.05万亩,占2.8%;交通用地27.55万亩,占0.46%;园地55.12万亩,占0.94%;牧草地0.68万亩,占0.01%;未利用土地304.04万亩,占5.16%。该市林地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十八大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为68.2%,活立木蓄积量近8000万立方米。农林土特产品多种多样,并拥有一批经济价值高的名优特产品。
赣南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层发育较完整,岩浆岩分布范围占三分之一,成矿条件好,已发现矿产有90余种,1955处矿产地,其中金属矿种40多种。有色、稀有金属极为丰富,其中钨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美誉,钨、铜、铀、稀土、钽铌被称为江西省“五朵金花”。
赣南水资源总量较大,人均6373立方米,高于全国(2700立方米)全省(4375立方米)水平。水能理论蕴藏量216.2万千瓦,尚有80%多的潜能尚待开发,且因山谷多、落差大、地形好,具有多目标梯级开发的效益。
赣南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特色的名胜古迹和风景区主要:江南古代艺术宝库之一——以赣州通天岩石窟为中心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包括宋代古城墙、七里镇黑釉古瓷窑、八境台、郁孤台、慈云塔;开凿于1200多年前,贯通中国南北要道之一的大余梅关古驿道旅游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东江源流,即香港居民饮用水之源头的安远三百山自然保护区; 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建城以来向为郡、府、县所地,现为江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的赣州市,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赣南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有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