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赛金花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赛金花1864—1936;女原籍安徽休宁,幼居苏州,有作苏州人,或江苏盐城人。 赛金花
赛金花
赛金花(1864—1936)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原籍休宁(今属安徽),一说盐城(今属江苏)。本名赵彩云。父阿松,曾于苏州顾家桥老虎灶执役。因家贫曾被卖入娼门,在苏州阊门游船唱曲,艺名富彩云。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成为状元洪钧妾,后随夫出使俄、德、奥、荷等国。十九年洪钧卒后,赴上海与票友孙少棠同居,重操旧业,名曹梦兰,人称状元夫人。二十四年至天津组金花班,后迁居北京陕西巷开设小班,素喜男装,人称赛二爷。二十九年因班内幼妓自杀入狱,被押解回苏州。获释后赴上海开班,后为津浦铁路局收支委员曹瑞锺妾。1911年夫故后再操旧业,1918 年嫁于议员魏斯炅,改名魏赵灵飞,曾于民兴社串演《同胞血》。后随夫去北京,1921 年夫卒后,清贫以终,葬于北京陶然亭。曾朴小说《孽海花》、夏衍话剧《赛金花》等曾述其事迹。张次溪为其编纪念集《灵飞集》。 赛金花 赛金花七场话剧。夏衍编剧。发表于1936年4月《文学》6卷4号。剧本以出入官场的名妓赛金花做引线,写她周旋于清朝上层统治者和八国联军头子之间,既给敌人当了“漂亮的军需官”,又促成了丧权辱国和约的签订,保住了清王朝的“体面”,但最后还是被朝廷赶出京城。剧中着重刻画李鸿章等身穿朝服的显贵腐败无能的种种丑态,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汉奸百丑图。作品借古喻今,意在揭露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但剧本存在着赛金花形象不够统一,对义和团的消极面描写过多等缺陷。作品演出后,曾被誉为“国防文学”的代表作,因而刺痛了政府当局,先遭捣乱,后被禁演。 ☚ 回春之曲 自由魂 ☛ 赛金花 赛金花长篇小说。赵淑侠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历史上的赛金花是清末一代名妓,作者以充满同情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赛金花形象。赛金花因为从小家贫,被迫卖入妓院。她美丽聪慧、勤奋好学、心地善良,尤其是在八国联军侵占北平期间,表现出可贵的爱国情操。她勇于反抗命运,几次试图跳出火海重新做人,但是像她这样出身卑贱的人,始终为那些“正经人”所不容。赛金花的一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眼望天国,身居地狱”,“苦苦挣扎”,饮恨而终。小说以赛金花悲惨的一生为线索,展现出清朝末年中外复杂、动荡的历史画卷,反映了百日维新、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以及清帝退位、民国建立、讨袁斗争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作品语言简练传神,各色人物无不栩栩如生。情节跌宕,对话具有个性,读来真实感人。 ☚ 多情剑客无情剑 迷园 ☛ 赛金花 赛金花七场历史剧。夏衍著。1935年作。初刊1936年上海《文学》第6卷第4期。1936年11月上海生活书店初版。 ☚ 生死关头 民众戏剧集 ☛ 赛金花 赛金花四幕话剧。熊佛西著。1937年1月10日作。初刊1937年3月2—20日北平《实报》。1937年3月北平实报社初版。实报丛书之二十九。1941年3月重庆华中图书公司初版。 ☚ 大众剧选第二辑 黎明之前 ☛ 赛金花 赛金花多幕剧。夏衍著。1936年4月发表于《文学》杂志第6卷第4期。1936年上海生活书店初版。同年11月,四十年代剧社在上海首演。作者自述此剧的创作意图,是“想画一幅以庚子事变为背景的奴才群象”,“以揭露汉奸丑态,唤起大众注意‘国境以内的国防’”。剧本以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以妓女赛金花的活动为线索,对李鸿章等清廷上层人物卖国丑态的揭露,影射现实生活里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党当局,收到了很好的讽喻效果,并且因此遭到国民党禁演。剧本发表后,上海剧作者协会曾主持召开座谈会,凌鹤认为: “这剧作是在中国提出建立‘国防戏剧’口号后,第一次收获到的伟大的剧作”。剧本的发表和演出,轰动了上海,并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人撰文认为:作者对历史上并无进步作用的妓女赛金花给予了过多的同情与赞美,对义和团的革命历史作用,也缺少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是这部剧本的不足之处。 ☚ 回春之曲 日出 ☛ 赛金花 江苏盐城人。原名傅彩云。幼为生活所迫,入苏州妓院。1885年(光绪十一年)依姐居沪上,艳名噪一时。1887年被状元洪钧纳为偏房,同年携之使欧。1893年洪钧卒。次年复回沪,改名曹梦兰,重操旧业。流转至津,更名赛金花。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居石头胡同为妓,曾与德国军官有接触。1903年因虐待幼妓致死入狱。出狱后到上海。晚年生活潦倒。后在北京病死。小说《孽海花》中的赛金花,多所虚构。 赛金花 141 赛金花多幕话剧,夏衍作。写于1935年秋。作品以19世纪末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历史事变为背景,以出入官场的妓女赛金花为引线,用喜剧式的夸张手法,刻画和鞭笞了那些王公大臣、显宦贵胄在外交活动中的腐败无能和丧权辱国的种种丑态。作品在尖锐的矛盾中,生动地刻画了各种人物的嘴脸:如丧权辱国、狡黠自私的李鸿章; 道貌岸然又昏庸老朽的封建卫道者孙家鼐;厚颜无耻、势利鄙俗的洋务局官员魏邦贤;在洋人面前只会叩头的天津洋务局官员等,真实地反映了清朝官僚普遍媚外成性和淫佚堕落。主人公赛金花,是以肉体博得敌人欢心而苟延性命的乱世之中 “奴隶里面的一个”,她利用特殊身分替侵略者解围,为“老佛爷”挽回了面子。剧作对其被侮辱被损害的一面寄予了同情,但在描写她的奴才行径的同时又对其本人进行了过分的赞扬。这部剧作对帮助人民永远记住民族耻辱,增强对卖国主义者的义愤,激发抗日救国热情,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 雷雨 日出 ☛ 赛金花约1872—1936清末名妓。原名傅彩云,江苏盐城人。曾随驻俄、德、奥、荷公使洪钧出国。后在上海、北京为妓。1936年病死北京。 赛金花 赛金花1874—1936原名赵彩云、又名富彩云、曹梦兰、傅迟莲、赵灵飞等。祖籍徽州,家中世代为商。幼年居苏州,十岁时为人诱拐至上海,流落青楼。1887年被翰林洪钧以白银2000两赎身,纳为妾。次年二月,随洪钧出使德、奥、俄、荷等国。1890年九月,随洪钧回国。不久,洪钧病死。1894年在送洪钧棺南返苏州途中,潜至上海为妓,取名曹梦兰。后至天津改名为赛金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曾与德国军官过从甚密。1903年在北京因虐待幼妓致死入狱。不久解至苏州,后出狱至上海。晚年生活潦倒。1936年在北平病逝。 ☚ 徐锡麟 程家柽 ☛ 《赛金花》sai jin huaSai Jinhua→夏衍 (Xia Yan) 赛金花约1864—1936清末民初安徽休宁人。原姓赵。幼居苏州,家贫被鬻为稚妓,妓名富彩云(一般传为傅彩云)。清光绪十二年(1886)被状元洪钧纳为妾。次年洪被任命为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她随之出国。十六年随洪回国,十九年洪病死。次年潜至上海为妓,二十四年至天津,改名赛金花。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曾与个别德国军官接触(一说曾结识瓦德西)。二十九年在北京因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出狱后至上海。晚年生活潦倒,1936年病死于北京。小说《赛金花》,多所虚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