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赖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赖和1894—1943

台湾彰化人
作家。台湾新文学开拓者。曾任“台湾文化协会”理事,“台湾文艺联盟”委员长等职。作品有小说《一杆秤仔》、《善讼人的故事》,诗歌《觉悟下的牺牲》、《流离曲》等。
原名:赖河
字:懒云
笔名:灰、安都生、走街先、甫三、懒云
人称:和仔先
誉称:奶母

赖和

心血虽干亦自啼——纪念台湾现代作家赖和先
武治纯人民日报1984年4月13日
台湾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赖和先生
一群高迈聪慧而勇敢的人们(一)——回忆赖和
先生及其他
李南衡
李笃恭
*医望1979年3卷1期
*中华杂志1983年240—243期
纪念台湾作家赖和先生
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先生平反的经过
纪念台湾作家赖和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赖 和
赖 和
朱天顺
王晓波
许觉民
汪景寿
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2期
*文季1984年1卷5期
中国建设1984年7期
台湾小说作家论第1页
*台湾乡土作家选集第1页
赖 和
赖 和(1894—1943)
杨云萍
编纂组
*台湾史上的人物第293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6册第435页

赖和

纪念赖和先生
台湾作家二十四人小传:赖和
赖和其人其文及其时代
台湾新文学的先驱者——赖和
民国人物小传:赖和
台湾现代文学的奠基者赖和
已故台湾著名作家赖和纪念诞辰100周年
胡风
邝白曼等
张葆莘
张默兰
刘绍唐主编
蔡美琴
中国人物年鉴编委
会编
光明日报1984年4月28日
当代文学1981年2期
花城1981年6期
福建文学1982年1期
*传记文学1987年51卷4期
暨南学报1988年3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431页

赖和1894——1943

原名河,字懶雲,人稱和仔先,筆名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等,臺灣彰化人,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 生。1910入臺灣醫學校,畢業後,在彰化市創立賴和醫院。1917年赴厦門博愛醫院工作。1919年回臺灣,從事文學創作。與黄朝琴、張我軍在臺灣掀起白話文學運動。1924年因從事抗日民族解放運動被捕入獄。出獄後,於1925年發表散文《無題》。1926年1月,在《臺灣民報》上發表新文學運動以來最早白話文小說《鬥鬧熱》。1930年與許乃昌、黄呈聰等八人創刊 《現代生活》。1932年與陳虚若等負責《臺灣新民報》 日刊學藝部。1934年臺灣文藝聯盟成立,被推爲委員長。1941年又因“思想問題”再度被逮捕入獄。1943年出獄; 同年1月31日病逝。年49歲。著有《一杆稱仔》、《不如意的過年》、《棋盤邊》、《歸家》、《赴了春宴回來》、《流離曲》、《生與死》、《新樂府》、《農民謡》、《南國哀歌》、《相思歌》等。

赖和

赖和1894—1943

小说家、诗人。原名赖河,字懒云,人称和仔先。彰化人。16岁入台湾医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彰化市创办赖和医院。1917年转到福建省厦门博爱医院工作。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从厦门返回台湾并弃医从事新文化运动。1921年被选为台湾文化协会理事。1924年因从事民族解放运动被捕入狱。1926年1月,在《台湾民报》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斗闹热》,此后开始写作生涯。1930年与许乃昌等创办《现代生活》。1934年成立“台湾文艺联盟”时,他被公推为委员长。1941年因参加抗日活动再度被捕入狱。他是台湾新文学的开拓者,对台湾的乡土文学有很大影响,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台湾的鲁迅”。著有小说《一杆“秤仔”》《不如意的过年》《善讼人的故事》《丰作》等,诗作有《觉悟下的牺牲》《流离曲》《生与死》《灭亡》《南国哀歌》《呆囝仔》等。有《赖和短篇小说选》。

☚ 林景仁   林语堂 ☛
赖和

赖和1894.4.25—1943.1.31

原名赖河。字懒云。笔名有甫三、安都生、走街先等。台湾彰化人。少年时期在私塾读书,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良好教育。他出生后第二年,台湾被日本侵占,故自幼目睹同胞受凌辱和奴役之苦,痛切感到失去祖国的悲惨境地,萌发了爱国救民的思想。他原习医,毕业于台北医科学校。1917年至1919年曾到福建厦门博爱医院工作。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决心弃医从文,投身于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文化斗争。他的文学活动主要在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这正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萌芽时期,他是这个运动最早的创导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小说为主,还有新诗和散文。二十年代末,他参加了推动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台湾文化协会,主持最早提倡并实践白话文的《台湾民报》文艺栏的编辑。1925年他在《台湾民报》上发表的白话文散文《无题》,是他新文学创作的处女作。1926年他在《台湾民报》新年号,发表白话小说《斗闹热》,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短篇小说。台湾早期重要的新文学活动,如台湾文艺联盟的创建、文学大众化运动的推进、《南音》、《现代生活》、《台湾文艺》等报刊的创办等,都和他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积极从事抗日的文学活动,1928年和1941年他先后两次被日本当局逮捕入狱。他在狱中写了《狱中日记》,揭露殖民统治的黑暗。他的抗日爱国思想,深刻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这时期他除了从事文学运动,还写了《一杆秤仔》、《善讼人的故事》、《丰作》、《惹事》等短篇小说和散文,反映人民对殖民统治者的反抗,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这些作品揭示了日本侵占下台湾社会的黑暗,表现人民的反奴役抗争,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构成赖和这时期作品的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他的创作对五四运动后台湾一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赖和在从事新文学活动的同时,仍在故乡彰化开设赖和医院,悬壶济世、为民治病。他是台湾新文学的奠基者,故被公认为台湾新文学之父。

☚ 靳以   雷加 ☛
赖和

198 赖和1894—1943

台湾现代文学家。原名赖河,字懒云,笔名甫三等。台湾省彰化市人。16岁开始在台湾医学校学医,毕业后在家乡创立医院。他受“五四”运动影响,曾于1925年和1926年率先发表具有强烈反帝反封建的白话文学作品: 散文 《无题》、新诗《觉悟的牺牲——寄二林的同志》、小说《斗闹热》,显示了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最初实绩,成为台湾新文学的先驱。此后他还发表过许多小说、随笔、杂文、诗歌作品。他曾任“台湾文化协会”理事,主编《台湾新民报》文艺栏,对台湾的白话文学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其积极从事抗日民主运动而两次被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入狱。1943年初出狱不久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

☚ 郭绍虞   叶圣陶 ☛

赖和1894—1943

作家。原名赖河,字赖云。台湾彰化人。1921年参加“台湾文化协会”,当选为理事。先后任《台湾民报》、《台湾新民报》“学艺栏”主持人之一,《南音》、《台湾新文学》编辑。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组织者之一。积极倡导白话文写作。1926年发表的《斗闹热》是台湾新文学运动最早的一篇小说。主要作品有《一杆“秤仔”》、《不知意的过年》、《前进》、《蛇先生》等。多描写下层劳动者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和封建地主剥削下的苦难和反抗意识,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其文学活动对台湾新文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赖和

赖和1894~1943

现代作家。台湾彰化人。原名赖河。1909年入台湾医学校学习。1917年赴厦门博爱医院工作,两年后,因受“五四”运动影响回台从事新文化运动,一面行医,一面进行文学创作。1925年发表处女作散文《无题》被誉为“台湾新文学运动以来头一篇可纪念的散文”。1926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斗闹热》,并进入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时期,接连发表了《不如意的过年》、《蛇先生》、《棋盘边》、《辱》等近二十篇小说,以及《南国衰歌》、《流离曲》等诗歌。这些作品被看作是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在台湾早期渐旧文学之争中,他是新文学运动卓越的组织者之一。由于作品中表现的坚定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命运的深情关注,日本侵略者把他视为眼中钉,两次将他逮捕入狱。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不久即与世长辞。台湾光复后,因遭到已成新贵的日据时期的劣绅们的诽谤中伤,他的遗骨竟被强行迁出忠烈祠。

☚ 洪深   林语堂 ☛

赖和1894—1943

原名赖河,字懒云,笔名甫三、安都生等。台湾彰化人。16岁入台北医学校。1916年建赖和医院于彰化。1917年为福建厦门博爱医院医生。1919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回台湾开始写作。1921年参加台湾文化协会。1923年12月因“治警事件”第一次被捕入狱。1925年发表台湾文学运动史上第一篇白话散文《无题》。以后发表白话小说《斗闹热》等。1934年被选为台湾文艺联盟委员、常委。1935年任《台湾新文学》编委。1941年再次被捕入狱。1943年1月31日病逝。一生中边行医、边从事文学活动,创作了十几个短篇小说、几十首新诗,此外还有散文及旧体诗词作品,第一个树起了台湾新文学创作史上反殖反封建的旗帜。成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其作品中强烈的抗日民族意识、写实主义创作方法,对台湾现代、当代作家产生重大影响。出版有《赖和先生全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