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赍“赍”是《诗经》 中最短小的诗篇之一,只有六句。“赍”当“赐予”讲。《毛传》 中说:“赍,予也。”但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诗序》 中说:“赍,予也。言所以赐予善人也。”说是武王大封功臣于宗庙的乐歌。但诗中好象没有“大封”的意思。文题不够一致。清人姚际恒的《诗经通论》认为:“武王初克商,归祀文王庙,大告诸侯所以得天下之意。”这种观点似乎更为确切。 本诗起始二句:“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这里以武王的口气称颂文王。文王姓姬名昌,号西伯,殷纣时居于岐山之下。本为殷之诸侯,他在位五十年,西伐诸戎,东出岐周,先在泾渭之间建立毕邑 (今陕西咸阳北阪),后又渡过渭水,灭掉亲商的崇国 (今陕西户县东),占有渭南。不久,又在沣水西岸建新都丰邑 (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势力不断扩展,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时期奠定了西周王朝立国的基础。其子武王灭殷后,追尊他为文王。这二句意思说: 文王既已勤劳地开创周朝的基业,我 (指武王) 当忠诚地承受于他。高亨《诗经今注》说:“应,承也。此句言我承受文王的基业。”此句虽然诗味不浓,但从中可以发现宗法制度在西周完备的特点。宗法制是中国古代奴隶主贵族进行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的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奴隶主阶级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和小宗。周天子是周宗族长,天下共同之主,所以在全国称大宗。周天子的王位世袭,由嫡长子继承。天子的庶子分封做诸侯,对天子称小宗,在封国内为大宗,其积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对诸侯称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职位仍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均是如此。大宗有权约束同级及下级的小宗,掌管本族的财产、祭祀和成员。同时代表整个贵族统治剥削奴隶。小宗则必须服从大宗的领导,向大宗纳贡尽义务。通过这种亲疏的血缘关系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确定了奴隶主贵族的财产和政治地位,形成了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网。这里武王以文王事业当然继承人自居,既名正言顺,又充满号召力。 中间二句“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意思为“施此文王的德泽而继续发扬啊,我去伐纣只求天下安定。”表明克商是继承文王遗志,以讨平商纣,凯旋的功绩告慰于先王是这首诗的核心,也是有别于其它武王祭歌的地方。但是语言呆滞,没有形象,只是一种口号,起不到感染作用。 结尾说:“时周之命,于,绎思!”再次以祭告先王形式,训诫诸侯受命于先王宗庙,要永远继承先王的德绎。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统治渗入到政权机构之中,在祖宗的神灵前祭祀,达到上下同心,安定天下的目的。在这首祭歌中充满了政治色彩,而诗味荡然无存,这是 《诗经》中不易被发觉的一面。 赍读音j·i(-),为i韵目,属i—er韵部。祖稽切,平,齐韵。 上一条: 齎 下一条: 賫 赍读音q·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祖稽切,平,齐韵。 上一条: 隑 下一条: 賫 ![]() ![]() 赍賫*賷齎jī〈文〉 赍齎❶怀着;抱着:~恨丨~志而没(mo)。 赍jī赍、馈、授、贻、遗、与、予、赠;受○赍jī(动)把东西送给人:~赏|~送|~书|~黄金千两。 ○馈kuì(动)赠送:~赠|~贻|~贶 |~遗|~生鱼,畜之池。 ○授shòu(动)交付;给予:~予|~旗|~奖|~权|~衔|~人以柄|~人口实|~手援溺。 ○贻yí(动)赠送;给予:馈~|~我彤管|只有形式和内容二者的高度统一,才能~人以最大的享受。 ○遗wèi(动)赠送;送给:~札|~书 |~问 |~语|~赠 |~大投艰。 ○与yǔ(动)给予:付~|交~|施~|赠~|寄~|~民休息|~虎添翼|款待二人,~了赏钱。 ○予yǔ(动)给:给~|赐~|赋~|准~离境|免~处罚 |请~批准|~以协助|授~学位|~人口实|生杀~夺。 ○赠zèng(动)赠送:~阅|~言|~礼|~品|馈~|敬~|捐~|转~|追~|绨袍之~。 ●受shòu(动)接受:~礼|~赏|~贿|领~|承~|~禄|立功~奖|私相授~|逆来顺~|小杖则~,大杖则走。 赍jī〖动词〗 赍賷,齎jī❶ 赠送财物给人。《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盗粮,借贼兵也。”《孔雀东南飞》:“~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赍 赍携带。《史记·秦始皇本纪》:“乃令入海者~捕巨鱼具。”章太炎《与汤国梨》:“逖先所~旅费三百元者,近已知存放处。” ☚ 护照 摒挡 ☛ 赍*賫;△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