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于绎思。
 “赍”是《诗经》 中最短小的诗篇之一,只有六句。“赍”当“赐予”讲。《毛传》 中说:“赍,予也。”但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诗序》 中说:“赍,予也。言所以赐予善人也。”说是武王大封功臣于宗庙的乐歌。但诗中好象没有“大封”的意思。文题不够一致。清人姚际恒的《诗经通论》认为:“武王初克商,归祀文王庙,大告诸侯所以得天下之意。”这种观点似乎更为确切。
 本诗起始二句:“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这里以武王的口气称颂文王。文王姓姬名昌,号西伯,殷纣时居于岐山之下。本为殷之诸侯,他在位五十年,西伐诸戎,东出岐周,先在泾渭之间建立毕邑 (今陕西咸阳北阪),后又渡过渭水,灭掉亲商的崇国 (今陕西户县东),占有渭南。不久,又在沣水西岸建新都丰邑 (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势力不断扩展,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时期奠定了西周王朝立国的基础。其子武王灭殷后,追尊他为文王。这二句意思说: 文王既已勤劳地开创周朝的基业,我 (指武王) 当忠诚地承受于他。高亨《诗经今注》说:“应,承也。此句言我承受文王的基业。”此句虽然诗味不浓,但从中可以发现宗法制度在西周完备的特点。宗法制是中国古代奴隶主贵族进行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的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奴隶主阶级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和小宗。周天子是周宗族长,天下共同之主,所以在全国称大宗。周天子的王位世袭,由嫡长子继承。天子的庶子分封做诸侯,对天子称小宗,在封国内为大宗,其积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对诸侯称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职位仍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均是如此。大宗有权约束同级及下级的小宗,掌管本族的财产、祭祀和成员。同时代表整个贵族统治剥削奴隶。小宗则必须服从大宗的领导,向大宗纳贡尽义务。通过这种亲疏的血缘关系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确定了奴隶主贵族的财产和政治地位,形成了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网。这里武王以文王事业当然继承人自居,既名正言顺,又充满号召力。
 中间二句“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意思为“施此文王的德泽而继续发扬啊,我去伐纣只求天下安定。”表明克商是继承文王遗志,以讨平商纣,凯旋的功绩告慰于先王是这首诗的核心,也是有别于其它武王祭歌的地方。但是语言呆滞,没有形象,只是一种口号,起不到感染作用。
 结尾说:“时周之命,于,绎思!”再次以祭告先王形式,训诫诸侯受命于先王宗庙,要永远继承先王的德绎。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统治渗入到政权机构之中,在祖宗的神灵前祭祀,达到上下同心,安定天下的目的。在这首祭歌中充满了政治色彩,而诗味荡然无存,这是 《诗经》中不易被发觉的一面。

读音j·i(-),为i韵目,属i—er韵部。祖稽切,平,齐韵。
❶把金银等资财赠给别人。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q·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祖稽切,平,齐韵。
❶以财物送行。
❷中央;物体似人脐的部位。同“脐”。

上一条: 下一条:
賫、賷、齎{}5957带(行李等)。闽语。广东潮汕。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言》:「旅行人多带行李者,人询曰:『~若祗多物件?』」又:「俗以带物为~。忘带为唔不知~。」

赍賫*賷齎jī

〈文〉
❶拿着东西送给人
 △ ~黄金千斤。
❷心里怀着(某种想法)
 △ ~恨|~志。

赍齎

❶怀着;抱着:~恨丨~志而没(mo)。
❷把东西送人。

赍jī

赍、馈、授、贻、遗、与、予、赠;受

○赍jī

(动)把东西送给人:~赏|~送|~书|~黄金千两。

○馈kuì

(动)赠送:~赠|~贻|~贶 |~遗|~生鱼,畜之池。

○授shòu

(动)交付;给予:~予|~旗|~奖|~权|~衔|~人以柄|~人口实|~手援溺。

○贻yí

(动)赠送;给予:馈~|~我彤管|只有形式和内容二者的高度统一,才能~人以最大的享受。

○遗wèi

(动)赠送;送给:~札|~书 |~问 |~语|~赠 |~大投艰。

○与yǔ

(动)给予:付~|交~|施~|赠~|寄~|~民休息|~虎添翼|款待二人,~了赏钱。

○予yǔ

(动)给:给~|赐~|赋~|准~离境|免~处罚 |请~批准|~以协助|授~学位|~人口实|生杀~夺。

○赠zèng

(动)赠送:~阅|~言|~礼|~品|馈~|敬~|捐~|转~|追~|绨袍之~。

●受shòu

(动)接受:~礼|~赏|~贿|领~|承~|~禄|立功~奖|私相授~|逆来顺~|小杖则~,大杖则走。

赍jī

〖动词〗
赠送(4)。《冯煖客孟尝君》:齐王闻之,君臣惧恐,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和臣子们都害怕起来,马上派太傅赠送一千斤黄金,四匹马拉的彩车两辆,佩剑一把,并封好了一封 信,向孟尝君道歉说。《乐毅报燕王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是所说的“供给敌人武器,赐送盗贼粮食”的事情啊。《滑稽列传》: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赠送一百斤黄金,车马十辆。

赍賷,齎jī

❶ 赠送财物给人。《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盗粮,借贼兵也。”《孔雀东南飞》:“~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❷ 携带。《战国策·齐策四》:“(齐王)遣太傅~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史记·李斯列传》:“(秦王)阴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❸ 抱着,怀着。江淹《恨赋》:“~志没地,长怀无已。”陈亮《祭孙仲季文》:“今余不幸而言中,使子~恨而入地。”
❹ 通“资”。钱财。《史记·陈丞相世家》:“平既娶张氏女,~用益饶,游道日广。”

携带。《史记·秦始皇本纪》:“乃令入海者~捕巨鱼具。”章太炎《与汤国梨》:“逖先所~旅费三百元者,近已知存放处。”

☚ 护照   摒挡 ☛

*賫;賷;ji

EAE5
〈文〉❶怀抱;带着:~志而亡/~恨终身/遣太傅~黄金千斤(《战国策》)/~数日粮轻骑袭之(《续资治通鉴》)。
❷赐送:~赏。

赠送

赠送

赠(赠与;赠贻;赠赉;赠馈;赠贶;赉赠;遗赠;贻赠) 送(送以;送给;送似;送与;送遗;遗送;送;断送;赍送) 投(投赠) 奉(奉送;齎奉) 贻 赆 赏 寄(~与) 馈(送馈) 饩(~之斗米) 赉 诒(归诒) 饴 饷贽 赍(赍送;齎赉) 遣施 赐 打发 齎助 申致 资予
敬辞,赠送:奉赠
敬辞。称对方的赠与:雅贶
互相赠送:相问
持物赠人:持赠
取物相赠:辍赠
解物相赠:脱赠
附带赠送:附送
赠送给我:见赠 见贻 见赆
恭敬地赠送:献呈
丰厚的赠送:厚赠 腆赠
 厚赠。用作敬词:珍贶
解囊赠送:解赠
 慷慨解囊相赠:赠粟
赠以微物:投瓜
送粮食给盗贼:赍盗粮
(无代价地将财物或称号等给予别人:赠送)

另见:赐予 授予 送物 礼物 贿赂

☚ 赠送   赠送财物 ☛

携带

携带

携(携持;携掣;携将;提携) 带(~货;~来;捎带;悬带) 挈(挈提;挈带) 赍(赍带) 挟(怀挟) 裹(裹持) 将(将带;将领)齎(齎奉;齎持;齎操) 怀协
弯起胳膊挂住东西:挎(~筐) 挽(~篮)
顺便带着:附(附带;~件) 捎(捎带;~信;~来) 顺带
带在身边:随身 沿身
自己带着:自将
便于携带:轻赍 轻齎
帮助挈带:帮挈
将违禁之物混入他物中秘密携带:夹带 挟带
尽数带走或除去:席卷
 迅速席卷:风驰云卷
带走全部家当:拔锅卷席
把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带走:尽室以行
身未带物:空身 光身
(随身带着:携带)

另见:拿着 带领

☚ 佩带   携带物品 ☛

怀着

怀着

怀(怀有;怀抱;怀什;怀袖;怀蕴) 赍 存着 抱有 抱着
存着,怀着:安(不~好心)
安着,怀着:
心中怀着:
怀梦:衔梦
怀抱着志愿:赍志
怀有的志向:负志
胸怀学问:抱学
胸怀治道:怀道
心怀道术或权术:怀术
抱持才志等:挟持
怀有诚心:怀诚
怀抱忠诚:怀信
(心里存有:怀着)

另见:志愿 情感 情绪 怀恨

☚ 怀着   怀着某种情感 ☛

赍(賫);[齎]jī

 [书] ❶ (送给) give
❷ (携带) bring
❸ (怀着;抱着) hold (in mind);cherish;harbour: ~ 恨终身 die without realizing one's ambitions;~ 志而没 die without fulfilling one's ambitions

赍jī

恨泉壤|粮藉寇|志而殁

赍(賫)〔賷 齎〕jī

12画 贝部 〈书〉
(1) 拿东西送给人: ~赏。
(2) 怀着;抱着: ~恨|~志而殁(m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