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转换开发模式
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源、人口、社会和历史情况不同,可以把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概括为四种类型:
❶资源直接利用模式;
❷资源综合转换模式;
❸资源高度转换模式;
❹智力转换模式。
采用资源直接利用模式的有中东、智利及一些不发达国家。国民生活依赖于向自然资源的直接索取,加工层次低,靠出口矿产品、低级粗产品或原料作为外汇来源或主要财政来源,进口智力技术密集型产品。
选择资源综合转换模式的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其他中等发达国家。它们具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一定的加工能力,其原材料和深加工产品可以同时进入国际市场,已摆脱了对于资源粗产品的依赖,在国民经济中技术型和服务型的产品占有相当的比重。
采用资源高度转换模式的以美国等大国为代表,既有丰富的资源,同时又有技术密集的深加工体系,资源和原材料转化为国民产值的绝大部分是由深加工体系创造的。矿产品等的进出口是一种灵活自如的经济调节或谋利,而不是经济上的依靠。
采用智力转换模式的有资源贫泛而科技经济发达的日本、西欧部分国家。他们主要依赖他国的资源原料 (包括本国),经过本国发达的智力型深加工体系,创造高产值,向国际市场出售智力密集型产品,其服务性商业也具有重要地位。
我国目前发展阶段仍需采用资源综合转换型模式,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是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但又是一个资源类型丰富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还有很多资源没得到开发,农业仍处于向自然资源直接索取的生产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资源产品的出口一直占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84) 资源产品在我国出口额中占49.9%; 第二,经过建国后的经济发展,我们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一定的资源生产加工能力,加工的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在实行资源综合转换模式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的科技优势和加工工业体系的条件,狠抓资源深加工这一薄弱环节,发展智力密集和高技术产业,去占领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