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边际效率论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的理论。由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中提出。凯恩斯认为,作为有效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资本边际效率,一是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主要由资本家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一基本心理因素决定。按照凯恩斯自己的定义: 把一项资本资产在它的寿命期内的各年收益,按某一折现率折为现值后,正好等于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这一折现率就是它的边际效率。所谓资本边际效率,实际上就是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的利润率。如设某项资本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是五年,把它在五年中预期可得的收益逐年按10%的折现率折成现值后的总和,正好等于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则它的边际效率就是10%。凯恩斯认为任何一类的资本资产的边际效率,因对其投资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这类资本资产增加后,其未来收益势必下降; 同时,对这类资本资产的需要增加了,它的供给价格也会随着提高。因而,它的边际效率就会随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他还认为,资本家进行投资,除了看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外,还要看的高低; 如果资本边现行利息率际效率比现行利息率低,就不如把这笔资本存入银行或购进债券取息为合算。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息率时,他才会增加投资,直至资本边际效率降到等于现行利息率为止。因此,设现行利息率不变,则投资量大小,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
[参]凯恩斯学说 有效需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