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资本主义工业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资本主义工业化

资本主义工业化zibenzhuyi gongyehu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时期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统治地位的发展过程。它是在资本家追逐利润的竞争中自发地实现的。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在生产技术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原来的工场手工业被机器大工业所代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制生产方式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了统治地位。
产业革命是在18世纪30年代,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当时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先后出现了从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这一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工业部门开始的。首先是“飞梭”的出现,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然后是“珍妮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棉纱的生产速度,以后又出现了蒸汽机,为大工业提供了动力,促使以机器体系和雇佣劳动为标志的工厂制度迅速确立下来。在棉纺工业的推动下,毛织、麻织、丝织以及造纸、印刷等也从工场手工业逐步过渡到机器大工业。轻工业部门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冶金、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新。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基本完成,它标志着机器大工业已居于统治地位。英国的工业化是通过掠夺和奴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道路实现的。
美国在18世纪70年代以前,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在经济上对英国有很大的依赖性,近代工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1812~1814年英美战争以后,美国开始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美国的工业化也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制铁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主要工业部门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厂。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在1861~1865年南北战争以前,美国基本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美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广泛地利用了英国的技术成就,以及欧洲流入的资金和熟练工人等有利条件,同时也是与残酷掠夺美洲土著居民分不开的。
法国工业化的发展较英、美缓慢。1789~1794年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封建障碍,促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法国产业革命从纺织工业部门采用机器开始,逐渐扩展到冶金、采矿和机器制造业。19世纪60年代基本完成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取得了统治地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占优势,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程度落后于英国和美国。
德国的工业化发展比英国晚半个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和农奴制的长期统治,到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产业工人极少。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才逐步确立起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依靠对国内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和对外的军事侵略以及战争赔款,实现了大工业的迅速发展,经过很短的时间,到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化程度达到了足以与英、法匹敌的地位。
日本的工业化进程起步最晚。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前,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制国家。明治维新以后,在国家的推动、引导和扶植下,于1885年前后出现了创办企业的高潮,产业革命迅速展开。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近代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依靠在中国开办工厂、企业和其他商业的特权以及战争赔款,使其工业、交通运输、银行、贸易等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到20世纪初,日本近代工业的主要部门都已建立起来。
资本主义工业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决不仅仅是生产技术方面的变革,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的根本变革,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取代了一切生产方式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超额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工业化Capitalist Industralization

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革命到近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是工业化的完成。工业革命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实现了生产技术的革命,建立起近代工厂制度,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英国首先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瑞士、奥匈、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也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或基本完成,或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自己的近代工业。俄国和日本在19世纪初也开始使用机器,但直到19世纪60年代废除封建农奴制的统治后,才得以真正开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近代工业大发展时期。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又反过来对技术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19世纪最后30年至20世纪初形成了又一次技术革命。主要内容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化学工业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发明,石油采炼、运输技术和炼钢技术的进步。这些新技术引起了一系列新的生产和运输部门的兴起,重化工业成为工业中的主要部门。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其速度超过以前任何时期。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看,1870年时,只有英国的工业产值和工业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了农业,可称为工业国;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挪威、瑞典等国家,农业的相对地位都仍然高于工业,但它在大力开展工业化。到20世纪最初10年,这些国家的工业地位基本上都超过了农业(日本和瑞典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仍略高于工业),先后完成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意大利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经济发展一直缓慢,它的工业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完成。在工业化过程中各国由于利用和吸收新技术的情况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主导工业部门,这对一国的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很大影响。美国和德国迅速吸收新技术,建立起电力、电器、化学、内燃机、钢铁业等新兴重化工业部门,因而发展迅速,分别跃进为头号和第2号工业强国。英国的新技术工业部门则发展缓慢,传统的煤炭、造船、纺织业仍是主要工业部门,因而自1870年以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法国也有类似情况。日本资本主义工业起步晚,靠积极吸取外国技术,政府大力扶植私人和国营工业,发动对外战争攫取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原料、市场和资金,而迅速发展起轻重工业的主要部门。它在短短的50年间完成了从工业革命到工业化的过程。俄国由于封建农奴制残余的拖累以及外国资本的控制,它的工业化是在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才完成的。工业化的实现,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已具有强大的优势,能够为其他经济部门提供技术装备,从而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水平,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面貌。

资本主义工业化Capitalist Industrialization

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是产业革命的产物。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后在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相继出现。在资本家追逐利润的竞争中自发实现。一般从发展轻工业开始,因为轻工业投资较少,资本周转较快,可迅速获得大量利润。当轻工业发展到对机器和动力等设备提出大量需要时,重工业才成为有厚利可图的部门得以发展。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剥削本国劳动人民、掠夺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了强大的生产力,保证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同时也使资本家积累大量财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促使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工业化

机器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它是在资本家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经过产业革命自发地实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始于十八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以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出现这个过程。资本主义工业化一般都从发展轻工业开始。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本周转快,可以获得大量利润。轻工业的大量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冶金、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最终在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中建立了机器大工业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过程,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剥夺本国农民,掠夺其它国家劳动人民的过程。它一方面发展了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又加强了资本对雇佣工人的统治,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工业化

资本主义工业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时期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统治地位的发展过程。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它是在资本家追逐利润的竞争中自发实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至19世纪后期,美、法、德、日、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由于各国自然、历史条件不同,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剥削、掠夺本国人民和殖民地附属国人民是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所需资本的共同来源。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为资本主义建立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大规模地、迅速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使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因而,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家更加强了对本国工人和农民的残酷剥削与掠夺,资本主义列强亦加强了对经济落后国家特别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剥削与掠夺,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 机器大工业   工业化 ☛
000052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