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贺金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贺金声1853—1902

湖南邵阳东乡鸾山(今属邵东)人
1902年9月,领导邵阳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侵略,竖“大汉佑民灭洋军”旗号,自为大元帅,进驻县城。有《贺金声遗稿》。
原名:尚义
字:忠怀、意诚
号:直方

贺金声1853—1902

清末农民反洋教斗争领袖。名尚义,字忠怀,号直方。湖南邵阳(今邵阳市)人。光绪七年(1881年)为副贡生,和哥老会有联系。1900年支持衡阳人民反洋教斗争,湖南巡抚俞廉三以招抚手段,委其为邵阳巡防营右营管带、营务处提调。1902年9月,以反对德国传教士在邵阳建立教堂为导火线,贺在邵阳蛇林桥(佘田桥)率众起义,树“大汉祐民灭洋军”旗帜, 自称元帅,发布《传各国教士文》。“饬令各国洋人撤出湖南揭贴”,深得民心,促使附近农民和各地哥老会成员纷起参加反洋教斗争。但他对俞廉三有幻想,接受俞的宣抚,拟赴长沙会商,被官吏设筵诱捕,就义于邵阳。有《贺金声遗稿》。

贺金声

贺金声1853~1902

原名尚义,字忠怀、意诚,号直方。邵阳(今邵东)人。出身秀才。肄业长沙岳麓书院。义和团运动期间,任巡防营翼字右营管带,主张抵抗侵略,反对议和。1901年授任赈济委员,回邵阳办赈。明年3月调任营务处提调,不久辞归。9月,发布《驱洋人劝各国教士文》,组织“大汉灭洋军”驻进邵阳县城。旋被清政府诱捕,遇害于今双峰县青树平。

☚ 贺长龄   贺熙龄 ☛
贺金声

贺金声1854—1902

原名尚义,字忠怀,号直方,别号意诚。邵阳县东乡鸾山 (今属邵东县) 人。清光绪七年(1881) 中秀才,长期以授徒为生,深知民间疾苦。1895年,被邵阳知县委为东乡团总。1897年邵阳大旱,他利用知县名义,召集全县地主豪绅开会,迫令捐粮救灾。1900年7月,衡阳发生教案,他于东乡沿途设置义茶亭,供应茶水干粮,鼓励群众前往支援反帝爱国斗争。不久,奉湖南巡抚俞廉三令招募壮丁3000人,编为巡防营翼字右营,任管带,驻长沙金盆岭。他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主张抵抗外国侵略,反对议和。曾3次上书俞廉三,要求举兵抗战。1901年春,邵阳发生大灾,他即申请回乡,办理救灾事务。次年3月,调任省城营务处提调,明升暗降,不久辞归。1902年9月,他以原团勇旧部为基础,召集原翼字右营哨官粟道生、赵铁撑等,组织 “大汉佑民灭洋军” (一说“大汉灭洋军”),自任大元帅,率领邵阳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刊刻 《奉劝各国揭帖》 和《拿教犯书》等。19日,贺金声率兵勇进入邵阳府城,并设局招兵,一天之内集万人,当局惊慌失措,乃上下串通,为俞廉三等设计诱捕,27日杀害于青树坪。有《贺金声遗稿》。

☚ 李郁华   毕永年 ☛

贺金声1853—1902

清末湖南邵阳人。名声义,字忠怀,号直方,别号意诚。长期充游学教师,深知民间疾苦。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支持衡阳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同情义和团,四处进行反帝宣传。巡抚俞廉三为施以笼络,委任他为邵阳巡防营翼字营右营管带,招募团丁数百人。后又调往省城任营务处提调。二十八年八月初十日(1902年9月11日)在邵阳蛇林桥宣布起义,竖“大汉灭洋军”旗帜,自称元帅,发布《劝各国教士文》,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略中国的罪行。衡阳、湘乡、新宁等地哥老会踊跃来投。后被俞廉三设计诱捕杀害。有《贺金声遗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