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费德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费德林

费德林1912—

以研究屈原和《诗经》闻名的费德林是苏联当代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
费德林(尼古拉、特罗菲莫维奇·费多连科) 1937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同年当上了阿列克谢耶夫的研究生,副博士论文题目是《论鲁迅的创作》。1939年赴苏驻华使馆任职,来到中国战时的首都重庆。这使他得到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极好条件。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学者名流云集陪都,费德林得以同他们交往,眼界大开,受益匪浅。1943年即以《屈原的生平与创作研究》论文获博士学位,他在中国一直工作到1948年。解放以后,1950—1952年他又来驻华使馆任参赞,曾与诗人艾青合作,为《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撰写“中国文学”概述条目等。
最引人注意的是1953年发表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观》,这是苏联第一部介绍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初年文学的书,评论界立即夸它是急于了解中国的广大苏联读者“急需的书”,因为它讲的是“新中国的文学”。书中所记同茅盾、老舍、郑振铎、梅兰芳、齐白石、郭沫若等文艺界人士的会晤或交往,如今已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此外,还有1956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纲要》。
他论著的特点是注意当代,联系当时的形势比较紧密。在这方面有许多论文,如:《论鲁迅文艺创作的特点》 (1946)、《论中国的新兴文学》(1949)、《高尔基的文学遗产和苏联文学在中国》(1951)、《郭沫若》 (1952)、《伟大的中国作家鲁迅》(1953)、《论老舍的作品》(1954)等。
但他也着重注意古典文学,陆续写出一批论文,主要的如《中国古典诗歌(唐朝)》 (1956)、《屈原问题》(1958)、《〈诗经〉的风格和中国诗的传统》(1958)、《伟大的中国剧作家关汉卿》(1958)、《〈红楼梦〉俄译本前言》(1958),特别是写出了专著《〈诗经〉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屈原》(1986)。1958年,他终于以优异的成就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
费德林在苏联外交界工作近三十年(1939—1968),除了到过中国,还担任过苏联驻日本大使(1958—1962)、常驻联合国安理会代表(1963—1968)。但一直坚持汉学研究工作,发表不少论文,如《英雄史诗〈三国演义〉》(1960)、《中国旧文学中的自然哲学思想》(1960)、《象形文字的造型形象性》(1961)、《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1962)、《中国神话的题材特点》(1967 )、《〈诗经〉、〈书经〉、〈易经〉》(1969)、《传统与遗产》(1970)、《中国文学研究问题》(1974)、《中国的文学遗产与现时代》(1981)。后来,他的论文已结成两卷的《费德林选集》,于1987年出版。费德林现为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任《外国文学》杂志主编。
他积累毕生研究的心得,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出崇高的评价,说:“中国在文学和文化方面是值得自豪的国家。中国的诗经、楚辞、唐诗、元曲等等优秀著作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 吉托维奇   切尔卡斯基 ☛
000022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