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的技术性壁垒进口国通过广泛地颁布过严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商品标签规定等,来限制主要竞争对手商品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的一种。产生于各国政府对各种商品规定的标准要求。这种标准既包括决定一种商品特性的规格,如质地、纯度、营养价值、尺寸、用途等;也包括设计和说明、证书、标记、商标及检验程序,等等。这些规定不仅日益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商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这些规则的制定有其保护人民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等完全合法的理由,其本身可能不是有意设置贸易壁垒,但这些规则往往可以产生贸易壁垒的作用,形成非关税壁垒。例如,出口国按照本国规格制造的产品可能因不符合进口国的规格要求而被拒之门外;有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利益,对进口品规定特殊的严格要求,实行双重标准。标记、商标和包装要求也能成为贸易壁垒,各个市场的不同要求将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东京回合达成 《关于贸易的技术性壁垒协议》,要求各国技术标准应尽可能符合国际标准,政府为保护人、畜和植物的健康,保护环境和国家安全,以及防止欺骗而必须采取的措施,不应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