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贵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贵柔老子提出的处世原则。《吕氏春秋·不二》载:“老聃贵柔。”所谓贵柔,即以柔为人的根本美德。老子认为“弱也者,道之用也”(《老子》40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76章)把柔弱视为生之道,而把刚强看作死亡之路。老子还以水为例,说明柔能胜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他认为,不仅自然界是“柔弱胜刚强”(36章),“守柔曰强”(52章)。人世间也是这样。并告诫人们不要逞强,否则“勇于敢则杀”(73章),“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在老子看来,婴儿状态最能体现柔和的美德:“专气致柔,能婴儿乎?”(10章)“含德(柔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老子贵柔弱,有其独到见解。但他将以柔克刚看成唯一可行的原则,反对刚强进取,忽视刚柔相济,则失之偏颇。 贵柔 贵柔Guirou老子提出的处世哲学。《老子》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里把柔弱视为求生之道,而把刚强看作死亡之路。老子以水为例,赞美柔德: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他认为, “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守柔曰强”(五十二章), 自然界是这样,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这样。“以柔胜刚”。老子把守柔视为美德,旨在告诫人们不要逞强,否则“强梁者不得其死”(四十二章)。在老子看来,婴儿最能体现柔和的美德:“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赤子之所以难能可贵,是由于“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同上)在老子看来,待人处世要以柔和为贵,主张报怨以德。老子贵柔弱,重质朴,有星幽发微之功,但它将以柔克刚看成唯一可行的原则,反对刚断进取, 忽视刚柔相济, 则央之偏颇。 ☚ 见素抱朴 不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