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质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质询zhìxún〈动〉质疑询问:与会者向大会负责人质询。 质询zhìxún〈动〉 质问,询问。 质询zhìxún〈动〉质问,询问。 质询zhìxún〈动〉质疑询问。 询问 询问询(询叩;访询;咨询) 讯(讯问;讯诘;讯访;访讯;考讯) 诹(诹询) 诘 请 叩(叩问;叩咨) 问(问取;问话;问询;问语;问审;问道;顾问;说问;展问;取问;攀问;言问;讥问;寻问) 闻 谉 谘白 谇候 另见:征询 征求 打听 意见 ☚ 反问 问事 ☛ 质询议会或代表机关的成员依法对于行政事务或其他事务,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提出质问、询问、要求它们在法定期限内作出答复的制度。议会或代表机关对政府(内阁)或其他国家机关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起源于英国。现主要为实行议会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采用。提出质询的主体一般为立法机关成员,如议员(代表)个人、议员群体或代表团、议会或代表机关的委员会等。对象通常为行政机关,有些国家(主要为社会主义国家)还包括法院和检察院。即可对政府部长提出,要求其解释本部门的某一行为;也可对政府首脑提出,要求其对总政策作出说明。各国对质询案的提出规定了一定的要求。如英国规定:质询应向与质询事件有关的主管阁员提出;质询书至少要于质询前一天提出;质询书须简明扼要,以不超过70字为限;质询书应未经议长认为不当而拒予认可;对政府正在考虑的法律问题,可能影响法庭裁决的问题,王室权利、授勋以及枢密院官员任免、解散国会等问题不得提出质询;议员提出的质询书不得附有英王的名字,或对英王有实际或可能的影响等。政府首脑或部长对质询有答复的义务。按其后果可分为质问和询问两种;按其方式可分为口头质询、书面质询、紧急质询和补充质询。 质询议会和人民代表机关对国家行政等机关的监督权之一,表现为质问。由议员或人民代表在议会或人民代表机关开会时提出,由会议主持者决定交受质询机关答复。我国各级人大和各级人大常委会开会时代表或委员对本级政府都有此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和委员对本级法院和检察院也有此权。 质询 质询国家代议机关的成员向政府首脑及政府其他成员提出问题并要求答复的行为,是国家代议机关对行政机关实行监督的一种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形式上确认议员有质询权,同时又规定了十分繁琐复杂的程序,在发言的时间、问题的多少和提问题的方式等方面对质询做了限制。但总的来说,资产阶级能通过质询发挥议会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有时质询会导致激烈的辩论,带来政治后果。在议会制国家可能引起一项不信任动议或信任表决,如果议会通过不信任案就会导致有关官员辞职甚至政府总辞职。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员都有权限依法定程序对同级政府提出质询,受质询的机关有责任和义务答复。不断完善质询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 ☚ 口袋否决 摄政 ☛ 质询 质询议会或代表机关的成员依法对于行政事物或其他事物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提出的质问、询问,要求他们在法定期限内做出答复的制度。 ☚ 终审裁定 指定诉讼代理 ☛ 质询inter pell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