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指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构成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早在19世纪,人们并未认识到银行券和可转帐的活期存款就是货币。到20世纪初,各国中央银行先后成立,为加强中央银行对货币量的调控,才将银行券和活期存款看成是货币;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普遍流行关于可转帐的活期存款和纸币同样是货币,其他存款也应有不同层次。于是各国依据不同情况和要求,公布不同的“货币供应量层次指标系列”,并根据金融状况的变化和实际操作经验作适当调整。我国长期以来只是从现金出发分析货币流通,根本谈不上货币量的层次划分问题。直至成立中央银行后,为加强对货币流通的调节控制,才觉察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其划分方法,主要按货币购买能力即它的流动性为依据,只需考虑可行性 (能为实际部门所接受) 和可测性 (现行银行统计资料状况)。但如何科学划分还在探索中。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为:
M0=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M2=M1+城乡储蓄存款+农民个人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M3=M2+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银行自有资金与结益+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至于各层次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各国不完全一致,就是在一国内重点也会有所变动。我国近期内以M0和M1为重点,这是由现金的特点和现金加存款所形成的购买力对市场发生直接影响所决定的。从长期看,应以M2为重点,因为M2与银行活动很密切;中央银行对M2的控制程度要比对M0和M1大; M2的货币流通速度比较平稳,因而它同货币总需求 (即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的关系最稳定,在实践中容易掌握和调控。

☚ 货币流通范围   货币容纳量弹性 ☛
000024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