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工具
货币当局以之达到直接调节目标的手段。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应当把货币政策工具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控制工具;另一类是选择性控制工具。一般性工具是指那些传统的、经常运用的、能对整体经济运行发生影响的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贴现机制等等;选择性控制工具则是指那些只起到加强或改进货币政策对特殊领域作用的工具,如对证券市场的控制和管理等等。

图1—14
在许多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对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手段一般不做区别。但在近年来出版的一些货币经济学教科书中,则对工具和手段从作用上作了明确的区分。区分的理由是:工具的作用主要是改变了银行的准备金和短期贷款利率,与高就业和价格稳定等目标还有一段距离。银行准备金和短期贷款利率的变化影响名义收入进而影响就业和价格水准还需要一段时间。为此,在货币当局在其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插进了两组中间变量。第一组称中介指标,由直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名义收入的各个变量组成,如货币存量和长期贷款利率。但是货币当局也不能直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这些目标。这样,又产生了一组可称为手段的次一级目标,或者说是介于工具和中介指标之间的近似指标。这些变量也是货币当局可以直接干预的。这样,货币当局的政策工具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就如图1—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