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货币供应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货币供应量即“货币流通量”。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也称 “货币存量”。指某一时点 (如年终) 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既是各国中央银行制订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也是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由于经济学家对货币定义解释不同,以及各国经济、金融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不同,各国中央银行确定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可分为三个层次: ☚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通过发行货币和增减存贷款所保持和提供的流通过程中一定的货币量。西方国家统计货币供应量的指标一般分为3种,即M1、M2、M3。M1=通货+活期存款;M2=M1+小面额定期存款;M3=M2+大面额定期存款。M1为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2、M3为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指标分为两大类。M1与上述M1内容相同:M2一般指M1加准货币(指那些很容易转换成货币的资产,如定期存款、政府短期证券、储蓄公债、保险单等等)。美国货币供应量指标非常复杂,而且经常修改。截至20世纪80年代中,货币供应量分为4种,即M1、M2、M3和L。M1=通货+活期存款+非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其他支票存款;M2=M1+过夜回购证券协定存款(RP′S,也可意译为“即期回购证券协定存款”)+欧洲美元存款+储蓄和小面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3=M2+大面额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定期RP′S和定期欧洲美元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的差额;L=M3+其他流动资产(如储蓄债券、财政部的短期国库券、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票据)。中国的有关指标分为3种,即M0、M1、M2。M0=现金;M1=M0+企业可转账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凡是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外的各经济部门和个人可用于交易的货币都是货币供应量的组成部分。货币供应量的初始供给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这种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无数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许多可以用于交易的存款货币和支付工具,出现多倍数的货币扩张。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最终可以影响到社会总的经济目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的基本平衡,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本任务。货币供应量虽作为内生变量,同经济本身的循环是成正比例的,但是政策和非政策因素的影响,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误导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一国经济中,一定时期内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存量。货币供应量可以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M1、M2、M3、M4等。货币供应量的初始供给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这种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无数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许多存款货币,使其出现多倍数的货币扩张。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中央银行通常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的基本平衡,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本任务。 货币供应量见 “货币存量”。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凡是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外的各经济部门和个人可用于交易的货币都是货币供应量的组成部分。货币供应量的初始供给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这种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无数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许多可以用于交易的存款货币和支付工具,出现多倍数的货币扩张。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最终可以影响到社会总的经济目标。 ☚ 货币存量 货币需求 ☛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见“货币存量”。 ☚ 货币存量 分层货币总量 ☛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又称为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即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个人及外国所握有的通货和存款货币二者的总和。 ☚ 人民币 货币发行 ☛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亦称“货币存量”。某一时点(如年终)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有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之分。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又称“货币流通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通常用M表示。它是各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中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观察依据。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是由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构成,其中包括可转让的定单,易脱手的政府短期债券等作为具有货币性质的“准货币”。通常用M2、M3……等代号进行分类统计。由于各国中央银行对这些分类指标的规定有所不同,广义货币供应量分类指标的多少,在一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有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当货币供应量少于经济的实际需要时,就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恐慌,很可能触发经济危机;当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时,就会造成货币过多,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实现水平是一国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预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变动情况则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所以,货币供应量是各国中央银行编制和公布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 货币必需量 货币流通速度 ☛ 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亦称“货币存量”。指某一时点(如年终) 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既是各国中央银行制订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也是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由于经济学家对货币定义解释不同,以及各国经济、金融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不同,各国中央银行确定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可分为三个层次: 1. 现金(M0),是指流通中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钞。它随时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投入流通,是最直接和最活跃的购买力。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现金 (M0) 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以及有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私人活期存款等部分所构成。活期存款可随时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货币,所以它类同现金是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货币。3.广义货币供应量 (M2),是指M1加上准货币构成。准货币是银行的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等。准货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它本身并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这些存款或债券易于兑换成现实的货币,通过一定的条件可以直接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 ☚ 货币必要量 货币流通速度 ☛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指经济中的货币总有量。M1=公众持有货币、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 M2=M1+短期定期存款和互助基金支票存款; M3=M2+长期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