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货币中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货币中性Monetary Neutrality

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实际产出水平不会产生影响的理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得出货币中性的结论。

货币中性

在长期中,货币供应量的一次性、一定百分比的上升,将被价格水平相同比例的上升所抵消,从而使实际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其他所有经济变量保持不变。

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nutrality of money

它经常用来表达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命题,即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经济体系的价格水平,而不影响它的实际产量。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是中性的。
强调货币中性的理论假定所有市场价格和工资都具有伸缩性,个人不受货币幻觉的干扰,价格的预期弹性为一,以及绝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产生分配效应。在这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同比例地增长,而不影响经济体系的任何实际变量,诸如相对价格、利率、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以及产量构成。
由于这些条件在短期内可能得不到满足,因此数量论理论家在坚持长期货币中性同时,也强调货币在短期的非中性意义。例如,Ⅰ · 费雪认为,名义利率可能要滞后于货币增长所引起的膨胀率的变化。这将导致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刺激企业家借贷和投资,最终影响总体经济活动。M·费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在长期来看主要影响价格,而在短期它主要影响产量。
70年代以来,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使货币非中性问题获得了进一步的解释。卢卡斯认为,个人没有能力确定与他相关的价格的变化究竟属于一般价格水平变化范围 (不影响相对价格),还是属于仅仅是那种商品价格的变化 (影响相对价格)。按照这一观点和市场结清的假定,卢卡斯认为,只有未预料到的货币数量的变化才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而预料到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将导致价格同比例的变化。这一理论的逻辑结论是,如果公众在政府宣布的货币政策的框架内预见到了政府将要实施的行动,那么这个货币政策也是中性的,即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将不会对经济体系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 现代货币数量论   实际余额 ☛
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money neutrality

指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原有均衡状态和国民收入的结构,仅引起产品市场各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变动。当货币是中性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市场在新的供求均衡点上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改变只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当货币具有中性时,货币只是一种面纱,货币经济类似于物物交易经济。

☚ 货币周期论   货币非中性 ☛
000005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