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毒散❶《症因脉治》卷四方。人参、羌活、独活、川芎、柴胡、陈皮、桔梗。水煎服。治风寒湿痢。若无汗加防风;胸满去人参,加枳壳。 ❷见《类证活人书》卷十七。即人参败毒散,见该条。 败毒散 《症因脉治》卷四【组方药物】 人参 羌活 独活 川芎 柴胡 陈皮 桔梗 【制剂用法】 上药7味,水煎服。 【主要功效】 扶正解表,祛风除湿。 【适应病证】 风寒湿痢。今亦用于风寒表证而素体气虚者。 【加减应用】 若无汗加防风;胸满去人参,加枳壳。
败毒散 《福建省药品标准》1977【组方药物】 党参 茯苓 枳壳 甘草 川芎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桔梗各1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共为细末。装袋,每袋9克。每次6~9克,1日2~3次,另加生姜、薄荷少许炖取汤服。 【主要功效】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适应病证】 伤寒温病,憎寒壮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咳嗽有痰;亦治噤口痢疾。 【注意事项】 忌生冷、油腻等物。 【方义分析】 方中羌活、独活辛温发表,通治全身风湿寒邪;川芎祛风活血止痛;柴胡辛散解肌;枳壳、桔梗升降气机,合前胡以宣肺化痰;党参、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扶正祛邪。诸药配合,共奏解表祛邪,发散风寒之功。 【编者按语】 此即《局方》人参败毒散去人参换党参并调整用量用法而成。风寒表证而脾气素虚者,用此颇当。 败毒散 败毒散方剂名。又名人参败毒散,宋代钱乙所创,载于《小儿药证直诀》。方药:柴胡(洗,去芦)、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炒)、人参各1两,甘草半两、共为末,每服2钱。作用扶正祛邪。治感冒风寒湿邪所致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寒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濡。被医家视为中药方剂扶正祛邪之代表方。 ☚ 范相如 罗止园 ☛ 败毒散bàidúsǎn又名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各一两, 甘草五钱。为粗末, 每服二钱, 加生姜、薄荷, 水煎服。功能益气解表, 散风祛湿。治正气不足, 外感风寒湿邪,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烦疼、胸膈痞闷、鼻塞身重、咳嗽有痰、舌苔白腻、脉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