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责任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责任制zérènzhì

〈名〉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在企业实行的以承包为主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 在农村实行责任制和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后,不少社队开始由穷变富,手中有钱有粮了,有一部分干部忘记了勤俭节约,有的过生日大做寿酒。(人民日报.1981.2.25)
 ◇ 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在领导班子内部实行承包市场责任制。(人民日报.2000.8.15)

责任制zé rèn zhìсистéма отвéтственности

责任制

责任制

(1) 指农业生产责任制。为了调整农村经济关系而建立的农业经营形式。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和1961—1965年间反复出现过。1961年春,安徽省开始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办法。由于“左”的思想指导,这种办法受到了批评和压制。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重新出现或恢复。1978年秋,安徽、四川的一些社队率先恢复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或联产承包计酬的做法。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试行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提出,要尊重人民公社各级、特别是作为基本核算单位一级的所有权和自主权,要认真贯彻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克服平均主义。1979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国家农委党组《关于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纪要》指出,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办法,应当按照具体的条件,由社员民主讨论决定,不要强求划一。9月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对《关于加快发展农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作了必要的修改,规定: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包干到户。这样,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恢复和建立。其形式主要为:(1)定额包工;(2)包产到组;(3)大宗作物田间管理责任包到组,小宗作物包到户;(4)农、林、牧、副、渔实行专业队或专业工承包;(5)包产到户。安徽凤阳县农民创造的包干到户的形式,把经济责任、经济权力、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方法更加简便。实行责任制,是中国农业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1980年5月,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总的说来,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9月,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专门讨论加强和完善农业责任制问题,并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指出应把改善经营管理,贯彻按劳分配,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当作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不同地方、不同社队,都应从实际出发,允许有多种经营形式、多种劳动组织、多种计酬方法同时存在;对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规定,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经济保持着承包关系。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并提出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形式,在这种经营形式下,分户承包的家庭经营只不过是合作经济中一个经营层次,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它和过去小私有的个体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应混同。与此同时,国营农场、畜牧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林业、渔业实行生产责任制。这一形式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从1985年起,农村政策进入发展商品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乡镇企业异军崛起,建立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
(2)指工业经济责任制。这种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责、权、利紧密结合为基本特点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它把企业对国家承担的责任放在首位,以责为核心,以责定权,以责定利,在国家放权给利的同时,强化企业的经营责任,培育承担这些权利的微观基础和企业的约束机制,以避免扩权带来的企业不合理行为,并提高宏观控制能力。它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相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权力过于集中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应该有领导地大胆地放权,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自主权。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性意见: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扩大企业自主权,并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精简行政机构,更好地运用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7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扩大国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明确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具有的责任、权限和利益。9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并批准从1981年起,把扩权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使企业有更大的自主权。但当时扩权试点范围和内容有限,而且是沿着单纯利润刺激的方向前进,企业享有的经营权力和分成利润与企业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不直接挂钩。为了克服这些缺陷,1981年4月,国务院在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提出工业企业逐步建立和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国务院在《关于抓好今年工交生产,努力增产增收,保证完成国家计划的通知》中,肯定了把扩权试点中形成的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办法作为工业经济责任制中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10月,国务院先后转发国家经委、体制改革办公室等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就《意见》发出《通知》,肯定了这种责任制,并要求加强领导,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种经济责任制要求企业必须层层明确在经济上对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建立健全各种专项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形成国家、企业和职工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把扩权试点逐步转向生产经营环节,加强经营管理,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效益,使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为了保证这一制度的顺利推进和逐步完善,要求各级工业管理机构和企业必须完成国家计划,按社会需要组织生产;保证产量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逐年增长;职工收入稳定增长;奖惩分明,有奖有罚;加强领导和国家监督,要有强有力的思想工作保证。其基本环节,一是国家对企业实行的经济责任制,解决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的问题;二是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解决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在国家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制中,在分配方面可分为三种类型:
❶利润留成;
❷盈亏包干;
❸以税代利。经济责任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1)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2)全额利润留成;3)超计划留成;4)利润包干;5)以税代利,自负盈亏;6)二轻集体所有制企业,由统负盈亏改为自负盈亏。具体分配形式主要有:1)指标分解,计分计奖;2)计件工资;3)超产奖;4)定包奖;5)浮动工资。1982年11月,国务院转发国家经委、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关于当前改善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并发出通知,指出完善经济责任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上面,特别要抓好大中型骨干企业完善经济责任制的工作。从这时起,工业经济责任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扩权试点到工业经济责任制,为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创造了较为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 多种经营   农业生产责任制 ☛

责任制ze ren zhi

responsibility syste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