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财迷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财迷虫 财迷虫蒙古族讽刺故事。流传于内蒙古。写从前有个叫巴雅尔的富人,因其要钱不要命,被人叫作“财迷虫”。一次,他见砍柴可以卖大钱,便带上傻儿子进山砍柴,不想在山里他被一只猛虎扑在爪下。当他儿子拿着斧子来救他时,他说整张的虎皮值钱,不能砍!儿子又换了根木棒,他又说活老虎更值钱,不能打死。儿子只好回去拿绳子,等到拿来绳子,老虎已经咬下他的脑袋朝山上跑去了。 ☚ 三百匹马的学费 一枚铜币 ☛ 财迷虫 财迷虫蒙古族民间笑话。主要讲述:从前有个财主,爱财如命,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都叫他“财迷虫”。有一次“财迷虫”进城,看见樵夫卖柴得了一些钱。他以为柴很好打,就想:“这个钱应该由我来赚。”于是他便带着自己的儿子上山打柴。父子两人一前一后顺着树林往山上走去。正走着,忽然山谷里跑出来一只猛虎,一下扑过来用前爪压住了“财迷虫”。“财迷虫”大喊救命,儿子闻声提着斧子奔过来。当他举起斧子正要去劈老虎的时候,“财迷虫”说话了:“不要用斧子,要用木棒打,整张虎皮值钱!”儿子忙丢下斧头,又找来一根粗大的木棒,可是当他举起棒子刚要打时,“财迷虫”又嚷道:“别打,用绳子捉活的更值钱!”儿子忙又扔掉木棒,把捆柴的绳子找出来。可是,这时老虎早把“财迷虫”的脑袋咬下来,叼着往山顶上走去了。 ☚ 县太爷挨打 财主拾帽 ☛ 财迷虫 财迷虫蒙古族民间故事。流传在内蒙古。故事通过写一个财主为了霸占别人的钱财干尽了投机倒把、掠夺诈骗的勾当,为了钱甚至不怕自己的性命危险,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叫“财迷虫”。他看见樵夫进城卖柴赚钱,便领着傻儿子进山打柴,被一只猛虎扑食,关键时刻他却不忘完整的虎皮可以卖大价钱的生财之道,说什么也不让儿子打虎,结果虎皮没拿到,自己反而成了老虎的美味。见《蒙古族民间故事选》。 ☚ 财神爷借斧子 财主和佃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