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军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军制

“军事制度”的简称。组织、管理、发展和储备军事力量的制度。包括国家的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国防经济体制、武器装备发展的管理制度、兵役制度、动员制度、国防教育制度、民防制度、军事法制等。随着国家、军队的产生而产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其军事制度各具特色。中国古代,军制又称兵制。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军制逐渐完善。辛亥革命以后,对军制进行了 一些革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开始建立人民军队的一系列制度。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组织体制和编制已确立,并形成了武装工农群众的人民武装力量体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关人民武装力量建设和革命根据地军事建设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为社会主义军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断进行军制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军事制度。国家和军队还颁布了一系列军事法律、法规等。中国社会主义军制主要包括: (1)军事领导体制。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军事方面的职能。(2)武装力量体制。形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相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体制。(3)军队的组织体制和编制。发展了诸军兵种合成的体制,建立了院校和科研体制,改进了后勤保障体制,统一了全军的组织编制。(4)兵役制度。实行了义务兵役制,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5)动员制度。建立了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力量动员的制度。(6)国防教育制度。在全国进行国防教育,开展军事训练和军事体育活动等。(7)民防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防系统和人防工程管理制度。(8)国防经济体制。建立了战备物资储备、军费的分配和使用等制度。

军制

军事制度。即组织、管理、发展和储备各军事力量的制度。主要包括: 国家的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国防经济体制、国防科技体制、兵役制度、动员制度、民防制度、军事组织的体制编制、军事指挥体制、军事训练体制、管理教育制度、政治工作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军事法制建设等。一般由国家 (或政治集团)及其军队制定或认可,以国家法律或军事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范性文件颁布施行。军制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由简单走向复杂,形式日益规范化、专门化。作为军队的组织规则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它具有以下功能: (1)确立组织模式,实现人与物的最佳配合; (2)规定职责权限,保障工作效率;(3)形成制度规程,强制贯彻遵行; (4)规范军事行动,维持正常秩序。

军制


军制

武装力量军事建设方面的制度和法规。如军队的体制、编制、装备、训练、管理、纪律、兵役、动员等方面的制度。

军制

国家关于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的制度。亦称“军事制度”。主要包括各种军事力量的组织体制、编制、装备、管理、训练、储备、动员、兵役等制度。近代各国大多由宪法、法律、法令、条令和条例等文件予以规定。军制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受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国际形势、军事理论和历史、民族、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它反映阶级的意志,根本作用在于从法制上保障国家组织武装力量,进行军事建设,完成战争准备,有效地实施战争,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军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军队的发展而发展。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中规定了军人服役、出征、违法惩戒等条款。中国古代兵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系统。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现代军制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于1987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军制理论著作《国家军制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18:29